[发明专利]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1040.1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张雄;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1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再生 回收 喷筑用 保温 砂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建筑垃圾的喷筑用保温砂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或填埋,直接影响所占用的河道、湖泊、土地或山林的生态环境的毁坏。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清运过程会产生粉尘和灰沙,这些粉尘和灰沙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建筑垃圾中还含有20多种有害物质,采用堆放或填埋的处理方式会直接破环地面植被、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阻断土壤生物链,进而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并且这一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消解。我国每年因此被破坏的良田约10.5万亩,在政府和企业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年新建了不少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相关产业的企业。
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方案中,通常是进行破碎、粉磨处理后得到符合要级配要求的再生颗粒,而在进行破碎粉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0.75mm颗粒以下的细砖粉,这部分细砖粉本身多孔,自身强度不高,无法作为填充料再次进行砖或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中,必须对粉尘进行回收,因而这些粉尘如何利用即成为了企业的一大难题。
保温砂浆是以各种轻质材料为骨料,以水泥、石膏为胶凝材料,掺和一些改性添加剂,经搅拌混合而制成的一种预拌干粉砂浆,适用于建筑表面的保温层。专利CN103693913A描述了一种改性玻化微珠的保温砂浆,CN102010166A描述了一种微膨胀无机保温砂浆制备方法,上述两篇专利中,所述保温主体都为一般颗粒粒径在1-4mm之间膨用珍珠岩或玻化微珠,在机械喷涂过程中,无论是挤压泵还是螺杆泵对于强度很低的膨胀珍珠岩或珠化微珠,都极易使其破碎,从而导致混合物料整体容重增加,导热系数变大,出浆率下降到50%左右。按照国家标准《建筑保温砂浆》(GB/T20473-2006)的规定,Ⅰ型建筑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应≤0.07W/(m·K),Ⅱ型建筑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应≤0.085W/(m·K),这显然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对墙体保温而言无疑有重大影响。这也是近几年来,保温砂浆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机械化施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保温砂浆的机械化施工也越发显的急迫。因此,开发一种可将大量0.75mm颗粒以下的细砖粉变废为宝并且可适用于机械化施工的保温砂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垃圾破碎处理过程中砖粉料的再生利用的问题,及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砂浆机械化施工中对于保温材料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细砖粉变废为宝、可适用于机械化施工,并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一种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一种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一种含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喷筑用保温砂浆,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为普通烧结砖、加气砖、页岩砖、陶粒砖、煤矸石砖或沸石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粒径小于0.75mm;进一步,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回收砖粉的密度为0.4~1.5g/cm3。
所述胶凝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建筑石膏,其中,建筑石膏进一步为脱硫石膏或磷石膏,主要成分为半水石膏,根据当地市场供应情况进行选择。
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物或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抗裂纤维为木质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长度为1~10mm。
所述抗下垂剂为黄原胶、改性膨润土或淀粉醚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黄原胶主要 成分为黄单胞杆菌发酵产生的细胞外酸性杂多糖。
所述憎水剂的主要成分为含有机硅官能团结构的有机大分子聚合物。
所述引气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萜皂甙或松香类引气剂。
所述减水剂为高效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萘系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