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1230.3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坡;牛宝钢;梁效峰;王晓捧;杨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56 | 分类号: | H01L21/5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5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gpp 芯片 玻璃 高度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分立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半导体分离器件产品中,主要的半导体产品表面钝化技术采用二氧化硅、氮化硅、聚酰亚胺胶、白胶、玻璃等。由于玻璃作为钝化层的低成本、高可靠性优势,逐渐替代白胶、聚酰亚胺胶等,所以玻璃已成为半导体产品表面钝化层的主流材料。
目前在电泳法钝化玻璃芯片(GPP芯片)玻璃钝化的工艺分为三种:电泳法、光阻玻璃法和刀刮法。三种工艺的钝化中,以刀刮法的可靠性最低,电泳法与光阻玻璃法可靠性最高。然而电泳法和光阻玻璃法制成的玻璃沿的高度,导致在小尺寸芯片(<60mil)封装使用时,一直存在着芯片玻璃沿被机械损伤的问题,从而导致芯片封装良率低,不能满足芯片封装客户的要求,造成市场途径受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电泳法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的制作工艺。在GPP芯片制成过程中,通过增加可控的湿法刻蚀工艺,对芯片表面的二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刻蚀,以控制留存的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尺寸为0μm~25μm,再通过后序的电泳工艺,可有效地控制GPP芯片玻璃沿的高度为0μm~20μm,能够保证小尺寸芯片(<60mil)的高可靠性,避免后续封装造成玻璃损伤,从而实现提升封装良率,为进一步研发电泳GPP芯片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GPP芯片制作过程中,对硅片进行沟槽腐蚀后,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对芯片表面的二氧化硅保护层进行刻蚀,以控制留存的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尺寸,在湿法刻蚀工艺中,设定刻蚀液温度为20~50℃;控制刻蚀液中的HF与H2O的比例范围为;刻蚀时间为50~80s;在后序的电泳工艺中,控制沉积玻璃粉的重量为90g~110g,控制玻璃上涨的角度及厚度,最终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湿法刻蚀工艺,有效地控制沟槽腐蚀后边角氧化层宽度,控制留存的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尺寸;在电泳工艺中,通过调整沉积玻璃粉重量以控制玻璃上涨的角度及厚度,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GPP芯片玻璃沿高度的目的。
通过有效地控制GPP芯片玻璃沿的高度,使电泳GPP芯片能够满足电子元器件厂各种封装条件,在保证产品高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升封装良率,降低封装成本,同时以高可靠性、高封装良率、低成本的优势,能够完全取代光阻玻璃法、刀刮法的GPP芯片,彻底打开了电泳GPP芯片的市场,从而满足市场对小尺寸电泳GPP芯片的应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对比试验,验证二氧化硅层(SiO2)的去除量与硅刻蚀液(BOE)腐蚀时间、温度的关系,同时调整玻璃粉比例,以实现可以控制玻璃沿高度及玻璃造型,从而达到封装生产线的封装条件要求。
试验一:硅刻蚀液采用HF:H20=1:1,刻蚀温度尝试20℃~50℃(每升温5℃为一组进行试验),刻蚀时间从10S~40S(每刻蚀5S为一组进行试验)。
试验结论:HF浓度在50%左右时,刻蚀温度对于二氧化硅层的去除量的效果影响不大,由于HF浓度偏大,中心腐蚀速率明显比边缘快,导致产品的加工均一度差。
试验二:硅刻蚀液采用HF:H20=1:2,刻蚀温度尝试20℃~50℃(每升温5℃为一组进行试验),刻蚀时间从10S~80S(每刻蚀10S为一组进行试验)。
试验结论:HF浓度在30%左右时,刻蚀温度对于二氧化硅层的去除量的效果影响不大,由于HF浓度依然偏大,中心腐蚀速率明显比边缘快,导致产品的加工均一度差,可控度差。
试验三:硅刻蚀液采用HF:H20=1:10,刻蚀温度尝试20℃~50℃(每升温5℃为一组进行试验),刻蚀时间为30S~150S(每刻蚀10S为一组进行试验),沉积玻璃粉的重量从90g~110g。
试验结论:HF浓度在10%左右时,刻蚀温度对于二氧化硅层的去除量的效果影响明显,中心腐蚀速率与边缘腐蚀速率相当,并且与时间成正比关系,从而产品的加工均一度可控,沉积玻璃粉的重量越低,均一性越好。
试验四:硅刻蚀液采用HF:H20=1:15,刻蚀温度尝试20℃~50℃(每升温5℃为一组进行试验),刻蚀时间从30S~250S(每刻蚀20S为一组进行试验),沉积玻璃粉的重量从90g~1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