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1270.8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万杰;郭常安;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排水系统 排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LID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GSI(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市政排水系统相结合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致使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大,对城市排水防涝和河道行洪构成巨大的压力,也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针对城市的快速开发建设,传统的道路排水工艺单单通过雨水口进行雨水排放,其管道排水能力日趋不足而引发一系列城市内涝现象,进而市政管理部门通过采用加大排水管道的尺寸标准、新增排水管道数量及排水通道、以及新建排涝泵站等应对措施去解决,在花费较大经济成本的同时,其应对效果确不甚明显。
针对现代城市的排水内涝问题,市政管理部门通过采用加大排水管道的尺寸标准、新增排水管道数量及排水通道、以及新建排涝泵站等应对措施已不能有效解决,同时这些措施与我国当前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是相违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可起到净化初期污染雨水、延缓洪峰流量、消减城市内涝及补充地下水等方面的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方法,可以净化初期污染雨水、延缓洪峰流量、消减城市内涝及补充地下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市政雨水管道收集系统,其包括机动车道两侧下敷设的市政雨水管道、雨水检查井及平箅式雨水口;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还包括绿地净化入渗系统和渗排管道系统,
所述绿地净化入渗系统包括设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设于机动车道与绿化隔离带之间的马路牙和设于马路牙上的开孔,所述绿化隔离带高程上低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雨水能通过马路牙上的开孔流入绿化隔离带;
所述渗排管道系统包括集水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溢流井和溢流管,渗透管和溢流管的敷设高程位于绿化隔离带地面以下,绿化隔离带中的雨水通过绿地过滤、净化后,一部分直接通过绿地渗透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流入集水渗透井,集水渗透井与渗透管连通,渗透溢流井与渗透管、渗透溢流管连通,整个渗排管道系统内雨水通过下渗补充地下水,当降雨强度大而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溢流管排入传统市政雨水管道。
本发明基于“LID(低影响开发)+GSI(绿色基础设施)+传统技术”组合模式的道路排水设计;
引入LID技术,充分发挥绿化隔离带的过滤、净化功能,以市政路面雨水中COD、SS两个指标为例,经过绿化隔离带过滤、净化后的雨水水质污染指标大大降低,以COD、SS 两个指标为例,广州路面初雨径流COD为373 mg/L、SS为439 mg/L,初期路面径流雨水经绿化隔离带过滤净化后流入渗排管道系统的雨水中COD 为80~100 mg/L、SS 为30~50mg/L,COD指标值为初期径流的1/4左右,SS 指标值为初期径流的1/10 左右,其对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非常有利;
引入GSI技术,在绿化隔离带内设置平箅式雨水口及渗排管道系统,高程上平箅式雨水口高于绿化隔离带路面50mm,高差设计目的是使初期雨水经绿地系统过滤、净化及下渗,不至快速通过平鼻式雨水口而流入绿化带内的渗透雨水管进行下渗。
排水系统大大延长路面雨水径流时间,减少地面径流量,增强雨水入渗和地下水补给,同时延缓洪峰径流形成的时间,削减洪峰流量,减小雨水管道系统的防洪压力,提高设计区域的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管道应对降雨强度的标准可从传统工艺设计基础上(3-5年一遇降雨强度)提高至7-8年一遇降雨重新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作为改进,绿化隔离带高程上低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0.15-0.25m。
作为改进,马路牙每隔8-12米设置开孔。
作为改进,所述市政雨水管的埋深在2.5m以下,整体要低于渗排管道系统的敷设高程。
作为改进,渗透管及溢流管的敷设高程位于绿化隔离带地面以下1.5-2.0 m。
作为改进,所述滤水净化层为设于渗水管周边的滤水土工布,滤水土工布包裹φ15-φ25砾石级配层。
作为改进,砾石级配层厚度为150-200 mm。
作为改进,所述集水渗透井的箅子下设有截污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