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电致变色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1273.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俞峰;周海龙;张永夫;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C03C17/34;C03C17/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6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31236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变色 器件 制备 方法 玻璃 | ||
1.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在透明基体上依次沉积生长底层透明导电层、下极电致变色层、上极电致变色层和顶层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下极电致变色层上沉积生长上极电致变色层,上极电致变色层制得后在上极电致变色层上沉积离子源,离子源为锂或者氧化锂或者过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源沉积后再沉积生长顶层透明导电层,顶层透明导电层沉积生长后通过热处理或光处理完成器件的制备;
上极电致变色层上沉积的离子源在沉积过程中直接扩散进上极电致变色层内;
沉积到上极电致变色层的离子源的量以完全离子化上极电致变色层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是镀膜完成后加热退火完成,退火过程可以是真空退火,或者是大气退火,或者是真空退火与大气退火相结合;退火温度200-400℃,退火时间5-270min,真空退火时真空度为10-5torr-10-6tor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处理过程是用UV灯或者红外灯或者氙气灯照射,时间为30-240min,温度为250-400℃。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透明基底上沉积生长而成的底层透明导电层、底层透明导电层上沉积生长而成的下极电致变色层、下极电致变色层上沉积生长而成的上极电致变色层及离子化上电极电致变色层后在其上沉积生长的顶层透明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底层透明导电层和顶层透明导电层选自金属氧化物、掺杂金属氧化物、导电的透明氮化物、透明的金属或合金中的一种,厚度为10-1000nm;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铟、氧化铟锡、掺杂氧化铟、氧化锡、掺杂氧化锡、氧化锌、掺铝氧化锌、氧化钉中的一种或几种,氮化物可以是氮化钛、氮氧化钛、氮化钽、氧氮化钽中的一种;透明的金属可以是薄的金或银膜,或者是纳米银线形成的薄膜,或者是透明的金属栅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下极电致变色层为阴极电致变色层,上极电致变色层为阳极电致变色层;或者下极电致变色层为阳极电致变色层,上极电致变色层为阴极电致变色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阴极电致变色层可以是氧化钨、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钼、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锰、氧化钒、氧化钴、氧化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是锂、钠、钾、钒或钛掺杂的各种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阴极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200-800n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阳极电致变色层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或普鲁士蓝,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钒、氧化铌、氧化镍、氧化铱、氧化钴、氧化钼、氧化锰、氧化铬、氧化锆、氧化铈、氧化镍钨、氧化镍钒、氧化镍锰、氧化镍铝中的一种或几种,阳极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100-3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外壳的凸轮式快捷回收折边机构
- 下一篇:阵列基板母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