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愈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1813.6 | 申请日: | 2015-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庞杰;黄荣勋;谭小丹;陈涵;谢丙清;王敏;林海斌;王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K36/70;A61P19/08;A61P19/02;A61K35/6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药愈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是脊椎病的一种,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与流行,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特别是青少年,在使用电脑手机过程中,长时间低头、仰卧等不正确的姿势造成了颈椎病在青少年身上的发生率已不罕见。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一旦患病,通常不易治愈,很是让人困扰。而其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即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
目前有几种方式来治疗颈椎病:一是通过药物治疗、推拿、理疗,这些方法均对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恢复颈椎正常生物力学结构,且具有副作用,所以无法通过这些方法使颈椎病得到根治;二是牵引,是一种当慎用的方法,无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甚至有拉直颈椎生理曲度的弊端;三是睡眠姿势,绝大多数颈椎病都是因为姿势不对而造成的,如不良的睡姿、不正确的工作姿势等,患者通过睡姿调整,加以适当休息和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能得以很好的恢复。
因此,颈椎病的治疗以睡姿入手为佳。而以睡姿来治疗的方法,需要枕头来帮助垫起颈椎,来实现颈椎的正常生理前屈屈度。
申请号为201310587630.9的发明专利“一种青年颈椎病保健药枕”(申请日:2013.11.21),介绍了一种颈椎病保健药枕。该产品是由枕体、内置于枕体中的药袋、药袋中的加热丝及相关的连接电源线组成。药液由吴茱萸、川芎、当归、没药、甘草、薄荷、樟脑、细辛、威灵仙等中药以一定比例的重量份组成。使用时,先用加热丝将药液加热到设定温度,而后即可在睡觉中进行治疗,药性温和,对神经无损伤,也无需患者在时间上费神。但是这个发明中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颈椎的生理屈度是不一样的,固定的枕高并不适合于每个人,不恰当的高度反而对颈椎的康复不利。另外,以药袋存储药液,用加热方式以促进人体吸收的方式,其药物的利用率并不高。加热丝加热的方式,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010220402.4的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申请日:2010.07.01)介绍了一种防治颈椎病的保健药枕。该产品包括枕体和枕芯,枕体又由颈部枕体和脑部枕体组成,颈部枕体中含有蚕沙、决明子、霜桑叶、红花、薄荷、葛花、川芎、丁香等中药。且该产品设计了多种不同的高度,即能维持正常颈椎生理曲线,又有中药的通经活络、益气活血、宁神健脑的效果。但是这种产品仍不太灵便,患者在使用前需要选择、适应枕高,同时中药的吸收效果也不显著。
申请号为201310624091.1的发明专利“一种中药保健颈椎枕”(申请日:2013.11.29)介绍了一种中药保健颈椎枕。该产品包括圆柱形枕体和枕芯,枕芯由藿香、薄荷、五味子、决明子、苦荞麦填充组成。但这种产品的中药利用率不高,且时间稍久,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易挥发消散,对患者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缓释性,提供一种方便实用、易调整高度、高药物吸收率,且制备简单、无毒的药愈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药愈颈椎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魔芋葡甘聚糖碱性水溶液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取6-8份的0.5mol/L盐酸和65-70份去离子水混匀,在混合液中加入15-19份纯度为1%-2%的魔芋葡甘聚糖,机械搅拌成胶冻状,放入温箱内115℃降解50-60min,取出加入14-15份0.5mol/LNaOH溶液,搅拌使其全部溶解,滤去杂质,制成魔芋葡甘聚糖碱性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1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装置盒体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控制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