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2170.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013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仿清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筑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显得十分自然,庄重。
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建造师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这时候称为国际主义风格。到20世纪80年代,一批新起的建筑师延续了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高技术、强调建筑结构的科学技术含量,形成了“高技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俱兴,部分混凝土建筑省了抹灰、装饰的工序而直接使用,演绎到今天,日本的清水混凝土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是随着混凝土的发展不断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在內浇外挂体系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反打施工中,取得了进展。后来,由于人们将外装饰的目光都投于面砖和玻璃幕墙中,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实践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97年,北京市设立了“结构长城杯”工程奖,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获发展。近些年来,少量高档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随着绿色建筑的客观要求,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返璞归真的自然思想深入人心,我国清水混凝土工程的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仿清水混凝土也称清水混凝土涂料,采用了与传统一次性浇注不同工艺,仿清水混凝土涂料施工与一般的外墙涂料类似,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不加修饰方法,它可以在任何基面施工,包括水泥混凝土、砖、石材、石膏板、压力板、保温板、木板墙体上,均可再造出“清水混凝土”。克服了传统清水混凝土在浇注、工种配合、模板、养护等的障碍。可以创造出和清水混凝土一样的质朴自然的高级艺术效果,可以提高工期效率和节省成本。
清水混凝土,极具高贵的朴素艺术效果;纯粹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是许多建筑师的梦想。但是传统的浇注清水混凝土难以完美,正是由于清水混凝土在现场施工等诸多环节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国内建筑施工水平的普遍偏低,真正成功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屈指可数。清水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项目,由于取消抹灰层和饰面层而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混凝土的碳化必会加快,使混凝土过早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钢筋脱钝、锈蚀和保护层开裂等,而危及建筑结构。
此外,很多建筑的墙体或因浇注清水混凝土墙体技术过于复杂而不适合,以及对最后浇注的清水混凝土拆模后的效果无法把握等问题,涂料界推出了采用防水涂料分层施工,伪制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肌理效果,但是保证效果的时间并不长,之后就会出现脱落、脱膜、潮湿、苔藓等现象。业界称为“伪清水”。
“伪清水”混凝土实质是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种树脂涂料。从而来以“涂料”修复“水泥”的方法,造成色彩的不稳定,粘附力不够等现象。其性能和装饰效果与真正的清水混凝土相距甚远。达不到清水混凝土质朴的装饰效果。这种“伪清水”与清水混凝土的精髓:“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相违背,达不到设计师和业主真正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1)、解决传统浇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过于复杂、特殊墙体无法施工、效果难以保证的问题。
(2)、解决采用防水涂料分层施工仿制出现的脱落、脱膜、潮湿、苔藓等现象。
(3)、解决市场上一些仿清水混凝土色彩不稳定、粘附力不够,装饰性与浇筑清水混凝土差太远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方案:
一种仿清水混凝土涂料,包括A组分、B组分和色浆,其中:
A组分为粉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成分:无机粘结材料0.2%-15%、填料70%-93%、纤维素醚0.2%-3%、凹凸棒土0-4%、木质纤维0-2%、干粉消泡剂0.15%-0.5%;
B组分为液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成分:水30%-80%、交联乳液15%-50%、成膜助剂1%-15%、抗冻剂1%-6%、杀菌剂0.2%-1%、硅酸盐稳定剂0.1%-0.8%、防霉剂0.1%-2%;
其中A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60-72%;B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28-45%;色浆的质量百分比范围为:0.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2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