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2867.4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张雪峰;肖玄;任杰;方民宪;谭斌;陈宏;严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9/04 | 分类号: | C22C29/04;C22C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钒钛基 硬质合金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Ti:12.1~57.1wt%,V:6.7~51.5wt%,M:0~10wt%,C:7.6~14.3wt%,N:1.9~10wt%,Co≤20wt%,Ni≤20wt%;其中,M为Mo、Ta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M含量为1~1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Ti:30.7~50.2wt%,V:12~32.6wt%,Mo:1~2wt%,Ta:1.9~7.5wt%,C:7.7~11wt%,N:5~9wt%,Co:4~7wt%,Ni:1.3~16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制成:Ti:46.4wt%,V:12.3wt%,Mo:2wt%,Ta:3.8wt%,C:10.4wt%,N:5.1wt%,Co:4wt%,Ni:16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抗弯强度为1089~1437MPa,硬度为HV2000~HV2400。
6.生产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配料:以TiVCN为主体,添加金属添加剂Co、M和Ni,得混合料;
b、压制成型:将混合料压制成型,得到压块;
c、真空烧结:将压块在真空气氛下烧结,冷却,即得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混料是在球磨机内进行,其中混料介质为无水乙醇,所用的球为钨基硬质合球,球料比为5:1~10:1,液固比0.5~0.8g/ml,球磨时间为8~108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压制压力为120~550MPa,压块的密度为3.4~4.0g·cm-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压制压力为320~55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真空烧结真空度<5MPa,同时采用四段升温烧结,一段升温至300~350℃,保温1~1.5h;二段升温至800~1000℃,保温1~1.5h;三段升温至1100~1200℃,保温1~1.5h;四段升温至1430℃~1510℃,保温1~1.5h。更优选地,一段升温至320℃,保温1h;二段升温至800~1000℃,保温1h;三段升温至1100~1200℃,保温1h;四段升温至1450~1480℃,保温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28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