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3087.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渊;丁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模组的制造和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等特性,因此,通过识别指纹可以准确可靠地识别用户身份。指纹识别模组就是使用指纹识别技术,便捷、快速地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进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装置。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电学机构(电学机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和电路板),但是未设置独立的力学机构,制造时直接将电学机构固定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由于电学机构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下盖板固定接触连接,使用时,用户手指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所施加的力全部直接传递到电学机构上,容易导致电学机构的机械损坏,或者造成电学机构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导电物质松脱,进而导致接触不良,上述故障都会直接影响到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指纹识别模组制造厂商也有一些现有的解决方式,例如:苹果公司采用回避做法,不在指纹识别芯片背面做焊锡,而是从芯片侧面接线与电路板连接,这种设计导致指纹识别模组制造成本高,而且良品率低;华为Mate7所采用的指纹模组采用的做法是在指纹识别芯片下方垫一层泡棉和尽量扩大芯片背面的焊锡面积,但这两种做法并未本质改善芯片的耐压力,所以华为将指纹模组置于不常受压的手机背面,同时因为尺寸较大,不适合中小尺寸手机的工业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经久耐用的指纹识别模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电学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电学机构外围用于分导所述电学机构所受压力的力学机构。
所述力学机构包括上盖板和中部镂空的力传导部件,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力传导部件顶部与所述力传导部件共同组成一收容空间。
所述电学机构包括电路板和指纹识别芯片,所述电路板包括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通过导电物与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顶部端面与所述上盖板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底部端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力学机构底部端面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力传导部件中部镂空处的内壁上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力传导部件的顶部端面形成一台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靠近所述力传导部件顶部端面的第一收容部以及靠近所述力传导部件底部端面的第二收容部,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和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部中,所述上盖板的底部端面与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容空间底部开口,所述力传导部件中部镂空处的内壁上设有支撑臂,所述力学机构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部端面与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的顶部端面与所述支撑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留有空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力传导部件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形成一台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相较所述支撑臂更靠近所述力传导部件顶部端面的第一收容部以及相较所述支撑臂更靠近所述力传导部件底部端面的第三收容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三收容部之间的第二收容部,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中,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收容部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和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部中,且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封闭所述第二收容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力传导部件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力学机构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顶部端面与所述力学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封闭所述收容空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力学机构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方且中部镂空,所述镂空的位置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背面导电物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学机构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的边沿延伸至所述力学机构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的连接部的边沿延伸至所述力学机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3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含积分器的电容指纹传感器
- 下一篇:通信设备的接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