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绒机上绒风机用的羽绒过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3532.4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比阳特服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A41H4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绒机上绒 风机 羽绒 过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羽绒制品充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绒机上绒风机用的羽绒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羽绒制品并不限于地如羽绒服、羽绒被、羽绒垫和羽绒枕乃至羽绒玩偶,等等,在制作此类制品时需要将羽绒充填到预制的筒子内,而后进行绗缝,形成羽绒制品。
在专用的充绒机推出以前,羽绒制品生产厂商大都以手工操作方式向筒子内充填羽绒,这种作用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二是充填量误差大,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乃至损及商家声誉,因为在手工充绒过程中由工人采用诸如电子称或类似的计量器具计量,而判断计量值全凭工人直观加主观把握,于是充填量的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人的经验、责任心和/或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三是由于羽绒的比重轻,因而易出现飘逸飞扬,既然影响作业环境,又造成羽绒资源的浪费;四是投入人力多,不利于节约宝贵的并且日趋匮乏的劳动力资源。
近年来,随着具有自动化效果的充绒机的推出,前述手工充绒的弊端基本上得以消除,关于充绒机,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101779837B(自动定量充绒机)、CN102808245A(一种充绒机)、CN202542832U(自动充绒机)和CN102795589A(充绒机),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充绒机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充绒箱是成套充绒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绒箱上配有充绒头(具体可参见中国专利CN20247079U、CN102808245A、CN103213932A和CN103204454A,等等),并且在伴随于充绒箱的部位设置有上绒风机(即为输绒风机,以下同),绒仓(也称储绒仓)中的羽绒通过绒仓供绒管与上绒风机的上绒风机入绒口连接,也就是说绒仓供绒管连接于绒仓与上绒风机入绒口之间,而上绒风机的上绒风机出绒口由出绒口过渡管(也可称输绒管)与充绒箱的充绒箱入绒接口连接。当充绒机处于工作状态下,上绒风机工作,由前述的绒仓供绒管将绒仓中的羽绒引入上绒风机入绒口,再由上绒风机出绒口经出绒口过渡管自充绒箱入绒接口引入充绒箱内,最终由配接在充绒箱上的前述充绒头充填到筒子内。
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羽绒的规格按质量等级分为多个档次,因而当要更换不同等级的羽绒时,需事先将前述充绒箱中的剩余羽绒充分清除,否则同样会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例如,如果未将充绒箱中的低等级的剩余羽绒充分清除而充填高等级的羽绒时,那么剩余在充绒箱内的低等级的羽绒会混入高等级的羽绒中,从而使羽绒制品的羽绒等级不达标;反之,如果需更换低等级的羽绒而未将充绒箱中的高等级的羽绒清除,那么会造成成本的不合理增加。前述的羽绒等级通常以含绒量为50%、60%、70%、80%和90%评价。
为了对充绒箱清绒,以便在清绒后将另一等级的羽绒引入充绒箱,已有技术普遍在伴随于充绒箱的部位即在伴随于前述的上绒风机的部位增设一套换绒风机,在该换绒风机的换绒风机入绒口连接一换绒管,而在换绒风机的换绒风机出绒口连接一绒箱剩余羽绒引出管,当要换绒时,将换绒管塞入(置入)充绒箱内,将绒箱剩余羽绒引出管置入储绒袋或类似的容器内。在换绒风机的工作下,由换绒管将充绒箱内的剩余羽绒吸出并且由绒箱剩余羽绒引出管引入储绒袋中。
由上述说明可知,已有技术中需为充绒箱同时配备两套结构相同的风机,由于其中一套风机专司上绒即供绒,因而通常称其为上绒风机,而另一套风机专司换绒,因而称其为换绒风机。风机的这种结构配置毫无疑问能满足上绒与换绒的工艺要求,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需要配备两套风机,因而增加了成套充绒机的成本;其二,由于两套风机并不是同时作用的,又由于换绒风机使用的几率较小并且使用的时间较短,因而造成资源浪费;其三,由于两套风机均需占用安装空间,因而对羽绒制品生产场所的安装具有挑剔性;其四,增加对设备的管护成本。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设想,那就是当要换绒时可启用前述的连接于上绒风机入绒口与绒仓之间的绒仓供绒管,具体而言,将绒仓供绒管与绒仓相连接的一端置入充绒箱即可,但是实践证明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绒仓供绒管通常以固定方式敷设在充绒场所的房屋天花板或墙体上,因而是无法满足机动变换使用要求的,双因为绒仓与充绒机各处不同的场所,两者之间通常由墙体分隔,进而因为如果借用绒仓供绒管,那么一方面会增加工人的作业强度,另一方面绒仓供绒管在暂时担当换绒管的角色后又需返回至与绒仓相连接的状态,即恢复为名符其实的绒仓供绒管的角色,于是反复折腾而易致绒仓供绒管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比阳特服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比阳特服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3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包装瓶的全自动盖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