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Cr-Al焊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3675.5 | 申请日: | 2015-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B22F9/08;B22F9/04;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芜湖国家***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cr al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埋弧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Ni-Cr-Al焊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对于金属铸件,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埋弧焊焊接在表面处理中应用的较为普遍,利用焊接的方式在零部件表面形成焊层,从而改善零部件的使用性能。然而,传统的焊丝焊接后结合强度差、气孔率高、使用率低,影响到了零部件的最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Ni-Cr-Al焊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Ni-Cr-Al焊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Ni占66%~81%,Cr占21%~33%、Al占4%~6%,添加剂占0.5%~1.5%;
所述添加剂为CBN。
Ni具有耐腐蚀性,这样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后,会提高焊层的耐腐蚀性,保证了结合强度;Cr本身质地硬,耐腐蚀,同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在空气中即便是在炽热的状态下,氧化也较慢,从而对焊层起到了保护作用;CBN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强,以保证焊层的使用性能。
所述组分的最佳质量百分比为:
Ni占72%,Cr占22%,Al占5%,CBN占1%。按照该配比,能够使得形成的焊层的性能最优。
一种Ni-Cr-Al焊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所述Ni、Cr、Al均采用气雾化法制得纳米球,再与经过研磨处理后的CBN均匀混合制成NiCrAl焊丝,最终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形成NiCrAl焊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组分搭配合理,制造成本低,制成的NiCrAl焊丝在零部件表面上形成焊层,并提高了焊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实现了零部件的再制造,并进一步改善了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Ni-Cr-Al焊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Ni占72%,Cr占22%,Al占5%,CBN占1%。
一种Ni-Cr-Al焊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所述Ni、Cr、Al均采用气雾化法制得纳米球,再与经过研磨处理后的CBN均匀混合制成NiCrAl焊丝,最终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形成NiCrAl焊层。
实施例二:
一种Ni-Cr-Al焊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Ni占66%,Cr占29.5%、Al占4%,CBN占0.5%。
一种Ni-Cr-Al焊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所述Ni、Cr、Al均采用气雾化法制得纳米球,再与经过研磨处理后的CBN均匀混合制成NiCrAl焊丝,最终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形成NiCrAl焊层。
实施例三:
一种Ni-Cr-Al焊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Ni占73.5%,Cr占21%、Al占4%,CBN占1.5%。
一种Ni-Cr-Al焊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所述Ni、Cr、Al均采用气雾化法制得纳米球,再与经过研磨处理后的CBN均匀混合制成NiCrAl焊丝,最终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形成NiCrAl焊层。
实施例四:
一种Ni-Cr-Al焊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Ni占69%,Cr占24%、Al占6%,CBN占1%。
一种Ni-Cr-Al焊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所述Ni、Cr、Al均采用气雾化法制得纳米球,再与经过研磨处理后的CBN均匀混合制成NiCrAl焊丝,最终焊接在零部件表面形成NiCrAl焊层。
为了论证本发明的实际效果,特采用埋弧焊焊接技术在轧辊上制备了NiCrAl焊层,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实施后,分别测试了焊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焊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3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