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4996.7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志;肖丹;郭勇;王强;黄建新;王隽;李玲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583;H01M4/133;H01M4/136;H01M4/1393;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曾晓波;孙杰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导电 网络 结构 磷酸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磷酸铁锂LFP、电化学剥离氧化石墨ECGO和碳包覆膜组成的化合物材料,具有外层碳包覆膜包裹、内部ECGO连接LFP分子的三维结构,所述ECGO结合在LFP表面,LFP/ECGO复合物再被碳包覆膜包覆,所述ECGO具有近似于球形的结构,ECGO和碳包覆膜与LFP相互连接,形成一种三维导电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其中磷酸铁锂晶体的C轴方向,即[010]晶向,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碳含量小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ECGO表面带有含氧官能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电化学氧化技术剥离石墨块材得到具有良好亲水性和导电性的ECGO;
②采用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LFP ,在制备过程中加入ECGO,制备得到LFP表面结合了ECGO的复合物LFP/ECGO;
③采用压烧技术,在LFP/ECGO表面形成一层碳包覆膜,从而制备得到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LFP正极材料LFP/ECGO/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具体为:以浓度为0.005-0.05 M的碱性氢氧化物稀溶液为电解质,石墨块材作为电极,通过电化学氧化技术剥离石墨块材得到具有良好亲水性和导电性的ECGO,且ECGO具有近似于球形的结构,表面带有含氧官能团,所述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醛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所述石墨块材材质为天然鳞片石墨、人造石墨中的至少一种,石墨块材形状为石墨板、石墨棒中的至少一种,碱性氢氧化物电解液浓度为0.005-0.05 M,电解电流密度为10-40 mA·cm-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具体为:以丙三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采用水/溶剂热法制备磷酸铁锂LFP,在制备过程中加入ECGO,制备得到LFP表面结合了ECGO的复合物LFP/ECGO。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所述溶剂为体积比1:9-2:1的丙三醇和水混合溶液,LiOH、FeSO4和H3PO4的化学计量比为3:1:1,ECGO加入量为硫酸亚铁加入质量的1.5-2.5%,溶液pH为7.1-7.3,反应温度为180-220℃,反应时间1-3小时,加料混合溶解直至加热反应的过程中需通氮气保护防止氧化,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反应产物经离心分离和洗涤后于80-100℃真空烘1-3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具体为:采用压烧技术,以蔗糖C12H22O11作为碳包覆膜前驱体,将蔗糖和LFP/ECGO混合均匀、压片、氮气保护下高温煅烧,在LFP/ECGO表面形成一层碳包覆膜,从而制备得到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LFP正极材料LFP/ECGO/C,所述碳包覆膜前驱体蔗糖的加入量为LFP/ECGO质量的1-10%,压力为10-20 MPa,煅烧温度为7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49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及蓄电池
- 下一篇:类球形纳米磷酸锰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