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污水的生物杀菌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35157.7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4828914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2
发明(设计)人: 汪周启 申请(专利权)人: 汪周启
主分类号: C02F1/50 分类号: C02F1/5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刘洪京
地址: 214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污水 生物 杀菌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污水的生物杀菌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环保开发生物质再生清洁新能源、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和节约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研发新技术,解决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保护和能源紧缺问题。

城市垃圾渗滤液等有机污水是一种恶臭、难处理的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水质比较主要有三个特征:

①浓度高:城市、工厂生活污水COD、BOD浓度一般存100至2000之间,易为处理。而城市垃圾渗滤液、化工厂、漂染厂、造纸厂、发电厂等有机污水COD、BOD浓度通常在4000至8000之间,比城市生活污水高几十倍。

②处理难:不同有机污水成分不同,通常有机污水内含卤素、烃、氧、氮、硫、磷等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元素。特别是高浓度、有毒性的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不但处理成本高,而且处理难度大,是当今世界污水处理的难题。

③危害大:高浓度、恶臭的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有毒性的污水,其臭味对人体呼吸、消化、血管神经系统会产生毒副作用。有毒性污水会渗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几十年不能饮用,被污染土地不能耕种,可以说填埋场渗滤液是人类的一种公害。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化工废水、污泥、废渣日益增多,尤其是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机废水,其处理方法一直是困扰环境保护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农牧业的畜牧场、家禽饲养场、屠宰场、工业的各种化工、电镀厂和城市垃圾场、医院、公共厕所等产生出来的各种恶臭含有硫、氧、氮、氨等成分的有机污水,又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浓度高(COD、BOD)处理难、危害大的特点。其处理具有处理成本高、处理工艺不成熟以及达标率较低,对环境威胁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机污水的生物杀菌技术,操作简便,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污水的生物杀菌技术,包括向有机污水中加入杀虫剂和地衣芽孢杆菌,搅匀。

进一步地,该杀虫剂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添加量为10~15mg/L和0.5~0.8μg/L。

进一步地,该杀虫剂为印楝、苦楝、苦皮藤、生麻柳叶、苦莲叶、桉树叶、生烟叶、除虫菊、红豆杉、马齿苋、开麻、白头翁、白屈菜、龙牙草、独活、半夏、透骨草、薄荷、东北龙胆、卵叶芍药、苍耳和地肤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效果好,降低垃圾渗透液对大地的污染,只需拥有一台小设备过滤即可,即节约费用又节约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一种有机污水的生物杀菌技术,包括向有机污水中加入杀虫剂和地衣芽孢杆菌,搅匀。

该杀虫剂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添加量为10~15mg/L和0.5~0.8μg/L。

该杀虫剂为印楝、苦楝、苦皮藤、生麻柳叶、苦莲叶、桉树叶、生烟叶、除虫菊、红豆杉、马齿苋、开麻、白头翁、白屈菜、龙牙草、独活、半夏、透骨草、薄荷、东北龙胆、卵叶芍药、苍耳和地肤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是以菌治菌,活菌进入肠道后,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对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性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此外通过夺氧生物效应使肠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厌氧菌生长,造成肠道低氧环境,对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有益健康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对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则有拮抗作用。通过这种双重作用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肠道疾病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周启,未经汪周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