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5616.1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军;梁超雄;吴婕;蔡宇春;谭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3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食品 苯甲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的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酸类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我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苯甲酸类在我国可以使用在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食品中,现在国家明确规定苯甲酸类不能使用在果冻类食品中;苯甲酸类毒性较大,国家限制了苯甲酸及其盐的使用范围,许多国家已用山梨酸钾取代。
如何精确检测食品中苯甲酸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准确的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食品样品用药用粉碎机进行粉粹或研磨;
步骤2:取经步骤1处理的食品样品1g,加入0.5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加水定容至20ml;
步骤3:将定容后的溶液通过漩涡混合器混合后置入100ml的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
步骤4:向上清液中加入10ml乙酸乙酯和10ml正己烷,搅拌一段时间后分离油相和水相;
步骤5:取水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液相色谱的参数设定如下:
色谱柱:C18柱,150mm*3.9mmID
柱温:室温
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醇混合液,0.05%磷酸水溶液、乙醇的体积比为100:12;
检测器:UV检测器;
检测波长:224nm;
进样量:50μL。
在上述的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中,步骤1中,粉碎的时间为30s;步骤3中离心操作具体为以10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具体来说,首先将苯甲酸离子化,成为苯甲酸钠,使之溶解在水中,然后经过1:1的乙酸乙酯和正己烷萃取,可以有效的分离出油相,避免其他有机杂质影响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液相色谱的参数设置使苯甲酸根出峰明显,计量准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食品样品用药用粉碎机进行粉粹或研磨;
步骤2:取经步骤1处理的食品样品1g,加入0.5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加水定容至20ml;
步骤3:将定容后的溶液通过漩涡混合器混合后置入100ml的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
步骤4:向上清液中加入10ml乙酸乙酯和10ml正己烷,搅拌一段时间后分离油相和水相;
步骤5:取水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液相色谱的参数设定如下:
色谱柱:C18柱,150mm*3.9mmID
柱温:室温
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醇混合液,0.05%磷酸水溶液、乙醇的体积比为100:12;
检测器:UV检测器;
检测波长:224nm;
进样量:50μL。
在上述的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的方法中,步骤1中,粉碎的时间为30s;步骤3中离心操作具体为以10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分钟。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的检测出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最低检出限为5ng/ml。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未经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