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5659.X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路超;花思明;沈华;李学斌;邱正晓;刘轶伦;袁远;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14 | 分类号: | G01R27/14;G01R1/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丝 直流 电阻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绞后单丝直流电阻值的测量,属于电阻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绞线和电缆产品的生产绞合时,单丝以螺旋形围绕在基圆上,不仅会产生弯曲变形,还会产生扭转变形,这种变形不仅仅在水平方向上,也在垂直方向上,且对绞后单丝的性能检测有较大的影响。绞后单丝的电阻率是接触网承力索例行检验项目。测量绞后单丝的电阻率需要将长度约1.5m的单丝进行校直。目前常用的校直方法有两种:
1、采用手工校直或用橡皮锤敲击,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校直效果也不理想;
2、采用多点校直,每三个支点一组,边缘的两个点起支撑作用,通过调节中间点的位置下压量使线材塑性变形,从而达到校直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校直有扭转变形的绞后单丝,需要多个方向的校直点,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针对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设计一种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以保证省时省力,优质地完成单丝直流电阻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它能够方便快速完成单丝电阻值的测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够优质地完成测量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它包括平板轨道,所述平板轨道上设置有前后两个相对布置的夹头座组件,其中前夹头座组件固定设置于平板轨道上,所述后夹头座组件可在平板轨道上前后移动,所述前后两个夹头座组件之间设置有前后两个顶尖组件,所述两个顶尖组件可在平板轨道上前后移动,所述两个顶尖组件通过导线与测试仪器相连接。
所述夹头座组件包括左右两个侧板,所述左右两个侧板后端之间设置有后板,所述左右两个侧板前端之间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压块,所述左右两个侧板内侧设置有滑轨块,所述滑轨块内侧开设有楔形滑槽,所述楔形滑槽自后向前逐渐向内侧倾斜,所述楔形滑槽内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夹头块,所述夹头块与后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左右两侧板上方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一端通过销钉与其中一侧板顶部相连接,所述拨杆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夹,所述定位夹与左右两夹头块顶部相连接。
所述定位夹包括水平支撑柱,所述水平支撑柱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卡置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设置有限位球体,所述水平支撑柱底部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二连接柱,所述左右两个第二连接柱下端分别与左右两个夹头块顶部相连接。
所述顶尖组件包括滑座,所述滑座底部设置有左右两个滑块,所述滑座上沿左右方向穿装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传动螺杆上设置有左右两个移动支座,所述左右两个移动支座上均设置有顶尖板,所述顶尖板内侧设置有卡口。
所述所述平板轨道上设置有左右两条轨道槽,所述滑块设置于轨道槽内。
所述后夹头座组件后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后夹头座组件相连接。
所述顶尖组件底部设置有标尺。
所述前后两个夹头座组件底部均设置有左右两个支撑杆,所述前夹头座组件通过左右两个支撑杆固定设置于平板轨道上,所述后夹头座组件底部的两个支撑杆下端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左右两端设置有滑轮。
所述平板轨道上设置有左右两条轨道槽,所述滑轮设置于轨道槽内。
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测量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时,单丝两端连接前后两个夹头座组件,前后两个顶尖组件连接测试仪器,移动后夹头座组件对单丝施加一定张力使单丝拉直,滑动两个顶尖组件到规定的测量距离,给测试仪器接上电源输出电压,测量电流值,利用欧姆定律得到单丝电阻值,打开夹头座组件将单丝松开,完成电阻值的测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它能够方便快速完成单丝电阻值的测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够优质地完成测量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绞后单丝直流电阻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顶尖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后夹头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后夹头座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位图4中定位夹与夹头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
夹头座组件1
侧板1.1
后板1.2
滑轨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