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5773.2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崔萌;王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其中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条扫描线,所述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上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多个以矩阵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晶体管开关和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电极线,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线至少部分和与所述扫描线或者与所述数据线同层;每条所述触控电极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对应触控电极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触控电极线与所述扫描线或者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减少了一道金属制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LCD也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无论是广视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效果。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是基于功能丰富化的技术产生的,比较常见的触控技术有In-cell触控技术和On-cell触控技术。其中,In-cell触控技术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技术,On-cell触控技术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膜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技术。由于In-cell触控技术能够使显示器更轻薄,因此更被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A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结构中公共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11,以及依次在基板11上设置的缓冲层12、有源层131、栅绝缘层14、栅极132、层间绝缘层120、数据线15、源极133和漏极134,其中,栅极132、有源层131、源极133和漏极134构成了薄膜晶体管13,并且源极133和数据线15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数据线15、源极133和漏极134上方的平坦化层16、触控走线17、第一绝缘层18、公共电极19、第二绝缘层110、像素电极111,其中,像素电极111通过过孔和漏极134连接。请参考图1B,公共电极19也作为触控电极,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呈现矩阵排列的公共电极19,每个公共电极19和对应的触控走线17连接,以通过触控走线17传递公共电极信号或者触控信号。
但是,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由于需要单独设置触控走线,增加了装置的厚度、降低了透过率并且增加了制程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道金属制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条扫描线,所述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设置在所述多条扫描线上的第一绝缘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以矩阵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晶体管开关和像素电极;
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触控电极线,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线至少部分与所述扫描线或者与所述数据线同层;
每条所述触控电极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对应触控电极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阵列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静电的偏光片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