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6212.4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阎百兴;王莉霞;祝惠;欧洋;栾兆擎;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调控 人工 湿地 强化 同步 去除 系统 | ||
1.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包括蓄水池(1)、布水区(4)、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湿地三级填料区(7)、上层覆盖区(8)和集水区(10),沿水流经方向依次设置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和湿地三级填料区(7),湿地一级填料区(5)中填充的基质为缓释碳源,湿地二级填料区(6)中填充的基质为炉渣,湿地三级填料区(7)中填充的基质为砾石,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湿地三级填料区(7)之间通过隔壁(2)隔开,在隔壁(2)上开有过水孔(2-1),相邻隔壁(2)上的过水孔(2-1)存在高度差,在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和湿地三级填料区(7)的上方为上层覆盖区(8),上层覆盖区(8)填充的基质为砾石,在上层覆盖区(8)上种植有植物(9),上层覆盖区(8)的两侧分别为布水区(4)和集水区(10),蓄水池(1)通过进水管与布水区(4)相通,在进水管中设置有蠕动泵(3),集水区(10)中的出水口与排放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一级填料区(5)、二级填料区(6)、三级填料区(7)的填充基质分别为废木头、炉渣、砾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和湿地三级填料区(7)中填充的基质的厚度为30~3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一级填料区(5)和湿地二级填料区(6)中基质的粒径为4~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三级填料区(7)中填充的基质为砾石,砾石的粒径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地一级填料区(5)、湿地二级填料区(6)和湿地三级填料区(7)的填充体积为1:1:1、1:2:3或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覆盖区(8)的填充厚度不超过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碳源为废木头、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玉米棒或枯落物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覆盖区(8)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千屈菜、美人蕉、香蒲、菖蒲两种以上混种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2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铁矿盐酸浸出制备人造金红石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翻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