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6541.9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其;谢小梅;戴贤青;刘晓龙;刘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冷却系统 冷却 方法 | ||
1.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及填充CO2气体的气瓶,所述电池箱体具有箱体进风口和箱体出风口,所述气瓶的出气口和所述箱体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箱体出风口连接第二管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一管道上沿CO2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控制其管内通道开闭的第一控制阀和用于减压的减压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其管内通道开闭的第二控制阀,所述电池箱体内设置有通过检测所述电池箱体内电池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选择性打开的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减压阀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连接CO2气体回收装置,所述CO2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可对CO2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回收箱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气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管内通道开闭的第三控制阀,所述冷却装置为水冷凝管装置或风冷凝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装置为BMS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内还设置有检测所述回收箱内温度的第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检测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电连接。
4.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的电池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CO2气体膨胀吸热的冷却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当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电池箱体内的电池的温度>电池温度设定值时,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控制阀和减压阀同时打开,气瓶内的CO2气体经过减压阀减压后进入至电池箱体内,并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进行热交换;
S2、预先设定第一控制阀的打开时长,当第一控制阀的打开时长=第一控制阀的设定打开时长,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以使充入电池箱体内的CO2气体与电池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S3、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控制CO2气体和电池箱体内电池的热交换时间,当电池箱体内电池温度与CO2气体温度差≤预设温度差值时,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管道上的第二控制阀打开,使电池箱体内经过热交换的CO2气体通过第二管道排出;
S4、预先设定第二控制阀打开时长,当第二控制阀打开时长=第二控制阀的设定打开时长时,第一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控制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电池箱体内排出的CO2气体被回收至其内设置有冷却装置的回收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S5、启动回收箱内的冷却装置,使其与回收箱内的CO2气体进行热交换,当第二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回收箱内的温度≤回收箱内部温度设定值时,第二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三控制阀打开,冷却后的CO2气体通过第三管道进入至气瓶中;
S6、预先设定第三控制阀的打开时间,当第三控制阀的打开时长=第三控制阀的设定打开时长时,第二检测控制装置控制第三控制阀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5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
- 下一篇:废旧汽车、电动车铅酸电池外壳微铅再次分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