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网线路电杆两向荷载防护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6767.9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谢文平;聂铭;马庆增;罗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04 | 分类号: | H02G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线 电杆 荷载 防护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线路电杆两向荷载防护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线路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电站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配网线路中的导线、电杆、瓷横担等各单元之间为固定连接,各根电杆之间通过导线和瓷横担(或瓷瓶)固定连接的方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当配网线路遭遇外力作用超过电杆承受力,尤其是遭遇台风、覆冰等自然灾害条件以及树木压线等意外情况时,容易发生电杆倒断杆事故以及耐张段内电杆的串倒事故,造成配电线路的严重损失及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此外对于线路复原来说,电杆的倒杆、断杆情况提高了抢修的难度,提高了抢修的成本并降低了抢修的效率。
因此若在线路遭遇超过设计工况的台风、覆冰等自然灾害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装置确保运行线路电杆不倒或不断,在外力载荷超过电杆承载力水平时将外力载荷转移到电杆之外,则能有效保护电杆,降低配电线路的损失,并能减小抢修难度,提高抢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配网线路电杆两向荷载防护一体化装置,能够同时实现电杆顺线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两个方向的力值控制和防护,从而实现电杆在运行过程中的外力防护,减少倒断杆的发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配网线路电杆两向荷载防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由水平/顺线荷载控制结构和支撑固定结构两个部分组成,所述的水平/顺线载荷控制机构包括:一横剖面中间开有梯形槽的底座,梯形槽中放有一横剖面配合梯形槽形状的脱滑块,所述的脱滑块顶面开有与所述梯形槽同轴线的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一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一半环的一端,半环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槽另一侧为插销连接;所述的底座前后端面上设有挡板。
所述的梯形槽与脱滑块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合金滚轴或滚珠,这样可以减少梯形槽与脱滑块之间的摩擦。
所述的脱滑块顶面半圆形槽与半环围成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圈;对应不同的导线类型和电杆规格,通过设计不同的橡胶厚度,可以设定允许导线在顺线方向滑动的最小不平衡张力值。
所述的支撑固定结构为一端铰接的抱箍;所述的抱箍内表面上设有橡胶圈。
在使用时,本装置的抱箍连接在瓷横担上,抱箍内表面上设有橡胶圈可以增加抱箍与瓷横担的摩擦力,配网线路的导线放置在脱滑块的半圆形槽上,然后半环压紧在导线上并与半圆形槽闭合锁定,同时半圆形槽与半环围成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圈,橡胶圈的不同厚度设计决定允许导线在顺线方向滑动的最小不平衡张力值设计。
所述的支撑固定结构和底座4底面之间用焊接或螺栓的方式连接。
也可以采用除支撑固定结构外的其他固定方式和瓷横担(或瓷瓶)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装置安装在导线和瓷横担之间,不影响传统的施工过程,通过安装该装置可以同时实现配网运行线路电杆在顺线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两个方向的外力防护,能有效减少台风、覆冰等自然灾害条件下倒断杆的发生,降低线路损失,有效提高抢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在没有挡板情况下的视图。
图中:1-支撑固定结构,2-抱箍,3-橡胶圈,4-脱滑块,5-半环,6-导线,7-挡板,8-合金滚轴,9-铰接轴,10-插销,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配网线路电杆两向荷载防护一体化装置,由水平/顺线荷载控制结构和支撑固定结构1两个部分组成,水平/顺线载荷控制机构包括:一横剖面中间开有梯形槽的底座11,支撑固定结构和底座底面之间用焊接方式连接,梯形槽中放有一横剖面配合梯形槽形状的脱滑块4,其中梯形槽与脱滑块4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合金滚轴8,可以减少梯形槽与脱滑块之间的摩擦;脱滑块4顶面开有与所述梯形槽同轴线的半圆形槽,半圆形槽一侧通过铰接轴9铰接有一半环5的一端,半环5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槽另一侧为插销10连接;底座11前后端面上设有挡板7,限制脱滑块4只能做水平方向的移动而在顺线方向不能动作;支撑固定结构为一端铰接的抱箍2,抱箍内表面上设有橡胶圈3。
脱滑块4顶面半圆形槽与半环围成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圈3,对应不同的导线6类型和电杆规格,通过设计不同的橡胶厚度,可以设定允许导线在顺线方向滑动的最小不平衡张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电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线缆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