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贴膜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6821.X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毅;曹德麟;侯晓晨;丁雪晴;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机械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手机贴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增长,带有显示屏的手持设备尤其是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护显示屏幕,通常在使用设备时会对设备的显示屏贴膜。
在现有技术环境下,通常采用聚丙烯(PP)固态膜、聚氯乙烯(PVC)固态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态膜或是硅胶/PET混合材质(ARM)固态膜来对手机的显示屏进行贴膜。但是上述固态膜在透光性、反光度以及耐磨度上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要提高上述固态膜的透光性、反光度以及耐磨度势必带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不利于推广。固态膜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贴膜,其过程不仅耗时长,人工成本高,而且在贴膜过程中的气泡残留以及去除贴膜后的屏幕残留也会大大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降低用户体验。
因此,针对当前显示屏贴膜过程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的贴膜方法及系统以实现更为理想的贴膜效果以及更低的贴膜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手机贴膜过程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贴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贴膜路径设计单元,用于获取并输出贴膜路径;
贴膜器,其与所述贴膜路径设计单元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贴膜路径对待贴膜对象进行贴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清洗装置,其用于在所述贴膜器进行贴膜之前清洗所述待贴膜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路径设计单元包含:
照相装置,其用于对所述待贴膜对象拍照以获取并输出所述待贴膜对象的外观图像;
图片处理器,其与所述照相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外观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并输出图像处理结果;
路径设计器,其与所述图片处理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处理结果生成并输出所述贴膜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含定位装置,其用于对所述待贴膜对象进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膜器采用纳米液体镀膜的方式对所述待贴膜对象进行贴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手机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贴膜路径设计步骤,根据待贴膜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贴膜路径;
贴膜步骤,根据所述贴膜路径对所述待贴膜对象进行贴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清洗步骤,在执行所述贴膜步骤之前清洗所述待贴膜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路径设计步骤包含:
拍照步骤,对所述待贴膜对象拍照以获取并输出所述待贴膜对象的外观图像;
图片处理步骤,基于灰度值对所述外观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获取图像处理结果;
路径设计步骤,通过对所述图像处理结果中的黑色像素点的计算获取所述待贴膜对象的屏幕边框长短从而生成所述贴膜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含定位步骤,基于所述贴膜路径对所述待贴膜对象进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贴膜步骤中利用纳米液体对所述待贴膜对象进行镀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可以自动完成手机的贴膜,其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贴膜费用,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贴膜失误,大大提高了贴膜的成功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发明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发明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科技的不断增长,带有显示屏的手持设备(特别是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贴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筋捆扎机的电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