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7352.3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杨玉龙;吴萍;马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6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水囊式 胆汁 胰液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ERCP治疗肝胆胰疾病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胰腺炎、胆管炎及出血是ERCP术后三大并发症。该并发症常常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临床上,为了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常常在胰管内置入胰液内引流管或鼻胰引流管,在胆管内置入胆管内引流管或鼻胆引流管,其中以胰液内引流管和鼻胆引流管的使用最为常见。
目前临床应用的胰液内引流管多为直管或单猪引流管,两种引流管均由发生内移位、自行脱出的可能,而且需行二次ERCP手术将置入的引流管取出。
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胆引流管的头端能自行盘踞于胆管内,但是引流管的头端对胆管粘膜的刺激可导致局部粘膜反应性增生;拔管过程中,引流管头端可引起胆管及肠道粘膜的损伤,甚至能诱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引流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恶心,甚至呕吐症状。由于鼻胆管依靠自身张力,盘踞于引流管内,由于缺乏支撑力,流管可自行发生脱出。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带水囊式Y型胆汁胰液引流管,包括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和胰液内引流管,所述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引流管段Ⅰ,引流管段Ⅱ和引流管段Ⅲ,所述引流管段Ⅱ的外壁套接有球囊薄膜,所述球囊薄膜的横截面呈梅花形,所述引流管段Ⅰ内设有与所述引流管段Ⅱ连通的管道Ⅰ和与所述球囊薄膜连通的管道Ⅱ,所述管道Ⅱ的另一端通过帽与管A连接,所述管A的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所述帽具有圆柱形头部和圆台形尾部,所述圆台形尾部的小端与所述圆柱形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头部上设有与所述管道Ⅱ的外径相匹配的通孔Ⅰ,所述管A具有圆台形头部,所述圆台形头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圆台形尾部具有与所述圆台形头部相匹配的通孔Ⅱ,所述通孔Ⅱ远离所述圆柱形头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通孔Ⅱ上还设有光滑部,所述光滑部位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头部之间,所述圆台形头部的小端与所述管道Ⅱ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通孔Ⅰ与所述通孔Ⅱ连通;
所述胰液内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和位于所述引流管管体上端的管帽Ⅰ,
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侧壁与所述引流管段Ⅰ的侧壁通过连接部连接,
所述引流管段Ⅲ的侧壁和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侧壁均设有侧孔。
所述引流管段Ⅰ、所述引流管段Ⅱ和所述引流管管体整体呈Y型。
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
所述引流管管体的下端距离所述球囊薄膜的下端1cm~1.5cm。
所述管帽Ⅰ为圆台状管帽,所述圆台状管帽的上端具有圆弧面Ⅰ,所述圆弧面Ⅰ上设有通孔Ⅲ。
所述球囊薄膜的两端分别通过金属环与所述引流管段Ⅱ的外壁连接。
所述金属环为不透X射线材料制成。
所述管A与所述三通阀螺纹连接。
所述管A与所述三通阀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引流管段Ⅲ的远离所述引流管段Ⅱ的一端设有管帽Ⅱ,所述管帽Ⅱ具有圆弧面Ⅱ,所述圆弧面Ⅱ上设有通孔Ⅳ。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依靠充盈的水囊对十二指肠乳头及胆管壁具有较强的张力,能起到防止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脱出的目的;
2、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的水囊大小可变(1.0cm、1.5cm、2.0cm),适合于各种直径的胆管;
3、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头端为直管(引流管段Ⅲ),置入及取出过程中对胆管粘膜、十二指肠乳头及上消化道粘膜无损伤,避免常规引流管弯曲头端引起的众多并发症及患者的不适反应;
4、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的水囊呈梅花状,胆汁可顺利通过,在防止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移位的同时,不会引起胆道梗阻;
5、胰液内引流管直接与水囊式胆汁外引流管相连,具有防止胰液内引流内移位或脱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集肿瘤脱落细胞的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人性化多功能医用压缩式雾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