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7476.1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旺;杜翠凤;余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G08G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出行 数据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上述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预设位置以及预设半径在地图上建立道路缓冲区域;获取道路缓冲区域内各基站位置以及离各基站的最近道路,根据各基站至其最近道路的垂足在地图上建立虚拟基站;获取在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内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各基站间传输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经过的虚拟基站及所述移动终端至各虚拟基站的到达时间;根据经过的虚拟基站在地图上确定该用户的出行路线,并根据所述到达时间计算用户在所述出行路线上的移动速度;其只需要根据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终端便可以进行用户出行数据的检测,所涉及到的设备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面临着出行困难,出行成本高的问题。城市居民的不同出行模式对城市的环境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拥挤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城市相关交通部门只有针对城市居民的出行数据实行对应的交通设施建设,才能很大程度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其中,上述出行数据可以包括某个时间段城市居民走哪些路线的频率,在该时间段、针对于特定路线的出行方式以及出行速度等等。
目前很多出行方式的识别以及出行数据的获取来自于GPS数据或者车载系统。上述方法数据虽然精准,但是其需要配备相应的GPS或者车载系统装备、检测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
一种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设位置以及预设半径在地图上建立道路缓冲区域;
获取道路缓冲区域内各基站位置以及离各基站的最近道路,根据各基站至其最近道路的垂足在地图上建立虚拟基站;
获取在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内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各基站间传输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经过的虚拟基站及所述移动终端至各虚拟基站的到达时间;
根据经过的虚拟基站在地图上确定该用户的出行路线,并根据所述到达时间计算用户在所述出行路线上的移动速度。
一种用户出行数据检测系统,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位置以及预设半径在地图上建立道路缓冲区域;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获取道路缓冲区域内各基站位置以及离各基站的最近道路,根据各基站至其最近道路的垂足在地图上建立虚拟基站;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道路缓冲区域内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各基站间传输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经过的虚拟基站及所述移动终端至各虚拟基站的到达时间;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经过的虚拟基站在地图上确定该用户的出行路线,并根据所述到达时间计算用户在所述出行路线上的移动速度。
上述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通过在地图上建立道路缓冲区域,根据道路缓冲区域内各基站至其最近道路的垂足在地图上建立虚拟基站,再根据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在各基站间传输的信令数据,确定移动通信终端经过的虚拟基站及所述移动终端至各虚拟基站的到达时间;进而确定相应用户的出行路线及其在该出行路线上的移动速度,用于检测并分析上述道路缓冲区域内的用户出行数据。本发明提供的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和系统只需要根据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终端便可以进行用户出行数据的检测,所涉及到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并且还可以检测到相应区域内以步行等非机动车辆方式的用户出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出行数据检测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