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9973.5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窦新存;李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二氧化氮 传感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四氯化锡用移液枪注入去离子水的冻冰中,待冰完全化开,将溶液移至温度30-70℃的水浴中,搅拌至完全水解,将白色沉淀物离心收集后,在温度350-500℃的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下煅烧2h,生成二氧化锡纳米颗粒晶种;
b、将步骤a得到的晶种用研钵研磨5分钟,然后分散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控制去离子水的温度为0-70℃,再依次加入摩尔比为8-12:1氢氧化钠和四氯化锡,搅拌30min形成混合溶液;
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转入特氟龙水热釜中,在温度150-200℃的烘箱中放置10-20h,使得溶液进一步水热生长形成二氧化锡纳米花;
d、将步骤c中形成的二氧化锡纳米花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5遍,至材料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钠洗净,然后在温度25-70℃的烘箱中放置10h,使材料完全烘干,即得到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四氯化锡与步骤b中所述的四氯化锡的摩尔比为1∶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水浴温度为50℃,煅烧温度为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去离子水的温度为0℃,氢氧化钠和四氯化锡的摩尔比为1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灵敏二氧化氮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99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仲钨酸铵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改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