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0007.5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正;尹华拓;王凌;傅雅莉;张志亚;朱正宜;张跃明;梁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 风险 评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沉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根据预设的单元类型、实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参数值,将所述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划分成若干个用于计算和分析的小单元;
根据预设的施工参数,模拟新建工程的施工工序,通过所述若干个小单元对所述地层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和运算,得到若干个第一地表沉降值Sn,其中n=1,2···j,j为所述小单元的个数;
根据地层损失的预设条件,计算隧道中心线处地表的最大沉降值Smax;
计算公式为:其中Vl为施工引起的单位长度地层损失,i为地表沉降槽的宽度系数;
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二地表沉降值Sx,计算公式为:i为地表沉降槽的宽度系数;
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一地表沉降值Sn和第二地表沉降值Sx的差值,比较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是否正确;
若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地表沉降值Sx的10%,则判定第一地表沉降值Sn不正确;
若两者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地表沉降值Sx的10%,则判定第一地表沉降值Sn正确,并提取所述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进一步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是否小于地表沉降值的最大允许沉降值;
若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小于等于最大允许沉降值,则判定既有地铁安全;
若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大于最大允许沉降值,则判定既有地铁是不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得到若干个第一地表沉降值Sn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地表沉降值Sn存储至第一沉降值数据库;或者将所述第一地表沉降值Sn生成第一地表沉降值序列,存储至第一沉降值数据库;
在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二地表沉降值Sx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地表沉降值Sx存储至第二沉降值数据库;或者将所述第二地表沉降值Sx生成第二地表沉降值序列,再存储至第二沉降值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比较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是否正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取距离隧道中心x为不同值,计算得到多组第一地表沉降值Sn和第二地表沉降值Sx的差值,并计算多组差值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表沉降槽的宽度系数其中H为覆土厚度,R为等效半径,为覆土的内摩擦角;
若隧道结构为矩形结构,则等效半径R=0.29(h+b),其中h、b分别为矩形结构的长短边的长度;
若隧道结构的横截面为其他非圆结构,则等效半径其中A为隧道结构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层损失的预设条件为地层损失在整个隧道长度不均匀分布,沉降槽的形状呈正态分布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直线电机牵引系统的地铁工程:
若地铁处于非运营状态时,所述最大允许沉降值为20mm;
若地铁处于运营状态时,所述最大允许沉降值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0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