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0196.6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方骏毅;周秋云;方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枫云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宁冈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 植物 栽培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施园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在无土壤栽培植物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因土壤质量下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的弊端,采取替换土壤,运用针叶树、阔叶树、锯末等天然植物发酵的有机基质和砂子、珍珠岩等无机基质固定植物根部,并通过滴灌法补充营养液,供给植物所需营养成分。
无土栽培按照植物根系是否有固体支撑物支撑,可以分为基质栽培和营养液栽培(即水培),基质栽培要占到实际无土栽培面积的90%左右。
近年用无土基质栽培植物逐渐普遍起来。无土基质种类很多,盆栽花卉最常用的是泥炭土混合一定比例的珍珠岩或砂子,还可掺合部分颗粒状有机复合肥。除了泥炭土为主的混合基质外,近年比较流行的还有专为植物无土栽培烧制的陶粒,也能用来家庭养花。此外还有木屑、珍珠岩、蛭石及高分子吸水材料等也能配成无土栽培基质。但是,这些基质均存在配比随意性大, 松散、质地不均,易吸引蚊虫,并兹生蚊虫的缺点,同时,种植、运输不方便,容易脱落,易造成环境脏乱。
随着公园、街道、特别是建筑物表面绿化需求的增多,泡沫塑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建筑物荷载重量轻)、易于搬运和施工,切割加工简单、设计自由度大,透气性高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取代沙、珍珠岩和有机质类的植物栽培种植基质。但是,泡沫塑料作为植物栽培种植基质,其保水性不理想,种植植物时耗水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无土植物栽培基质不仅工艺稳定、质地均匀、孔隙度好,而且具有自动吸水性,节水、防虫、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所述无土植物栽培基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竹炭:20-30%,用于固碳、吸附有害物质、除尘;
吸水因子:5-10%,用于吸水、保水,并为植物提供水分子;
聚氨基甲酸酯:50-70%,用于植物的支撑,并保持孔隙度,为植物提供种植基础;
其他粉末:5-10%,用于补充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
优选为,所述竹炭粒度为100-500目。
优选为,所述吸水因子为淀粉类或纤维素类或聚合物类。
优选为,所述其他粉末为粉状肥料。
优选为,所述其他粉末包括粉状肥料、有益菌、硫酸钠和硫酸钙,所述粉状肥料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混料:
按重量百分比,将20-30%竹炭、5-10%吸水因子、50-70%聚氨基甲酸酯和5-10%其他粉末的无土植物栽培基质原材料在静态混合器中进行混合,并进入过缸过滤备用;
过缸参数:
原料温度:25 ±2℃,
凝胶时间:10S,
失粘时间:12±2S,
密度:15±1Kg/m3;
b.发泡:
流水线生产,参数如下:
烘道预热温度:60±10℃,
预热时间:30 ± 5s,
模具温度:45 ± 5℃,
原料温度:25 ±2℃,
灌注压力:14 ± 3Mpa,
枪样密度:13±3Kg/ m3,
原料流量:根据产品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设定,范围为 200-1200g/S,
灌注量:根据产品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设定,范围为5-1000g,
熟化时间:根据产品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设定,范围为5-95s。
本发明的一种无土植物栽培基质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稳定,质地均匀,可以保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
2.孔隙度好,可以使花卉、植物更好的生长;
3.自动吸水性:具有自动吸水功能, 并保持水分不倒流、外滴;
4.节水性:保水性很强,可以保水30天以上,不需要经常浇水,节约用水;
5.环保性:含有大量的天然竹碳,可吸收空气中的PM2.5、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并转换为植物所需的生长营养;
6.防虫性:表面一直处于干燥状态,可以轻易做防虫、蝇等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枫云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枫云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