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编队解析式燃料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0285.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仁;叶国宇;陈吉安;段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编队 解析 燃料 优化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卫星编队解析式燃料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状态空间映射,将运动状态转换为几何构形参数,并由此建立几何参数描述的燃料最优编队规划模型,获得末状态等式约束下进行编队机动规划所需的燃料下界,通过比较多个下界面及下界面的可达性,最终获得燃料最优的充要条件,并进一步得到时间最短、脉冲数最少的解析式燃料优化控制策略;
所述的燃料最优的充要条件是指:轨道平面外、平面内最优解,其中:
a.轨道平面外最优解为脉冲控制下的最优方案,该方案下的脉冲施加点由相位参数θ决定,只能位于θ或θ+π处,因此最少仅需一次脉冲,脉冲大小nq;
b.轨道平面内最优解为脉冲控制或恒值推力控制下的最优方案,该方案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p=|s|=0,l≠0,最优解不存在,只能为次优解,且燃料消耗与机动时间长度tf反比;
情况二:p≥|s|,最优解为三次脉冲控制,具体为:
燃料消耗仅与尺寸参数p有关,其中:分别表示y轴正方向、负方向上的最优脉冲;分别对应方向的脉冲时刻;k+、k-为正整数,表示脉冲时刻与轨道周期比值的整数部分;T=2π/n为轨道周期;Tφ=φ/n为相位参数φ引起的脉冲时刻偏移值,且这些参数满足
情况三:|s|≥p>0,最优解为脉冲控制或两段连续恒值推力控制,具体为:
其中:
sinc-1(·)为非归一化辛格函数的逆函数;Tφ=φ/n;j=1,2;燃料消耗仅与尺寸参数|s|有关,其中:两段推力的分配(s1,p1)和(s2,p2)满足:
其中:ε、η分别为第一段推力中s、p所占的比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状态是指:当一颗卫星围绕另一颗卫星近距离飞行时,其轨迹运动采用六维状态描述:其中:x,y,z为位置矢量;为速度矢量,以运动状态为描述的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的线性化模型为Clohessy-Wiltshire方程,其状态转移矩阵为:
其中:n为主星轨道平均角速度,t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2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