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40646.1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太英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08;C08L71/08;C08L23/20;C08K9/02;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行业 阻燃 烯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背景技术】
聚烯烃为烯烃的聚合物。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因此是一类产量最大,应用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以聚乙烯、聚丙烯最为重要。主要品种有聚乙烯以及以乙烯为基础的一些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还有聚丙烯和一些丙烯共聚物、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环烯烃聚合物。
低烟无卤聚烯烃是20世纪未发展起来的新型电缆护套材料,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阻燃性,且燃烧时烟雾小、无毒气,在重要的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352368.5涉及一种无卤阻燃硅橡胶电线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卤阻燃硅橡胶电线电缆材料包括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氢氧化铝,30~40重量份;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剂,5~8重量份;多种混合无卤阻燃剂,4~6重量份;及耐高温硅橡胶混炼胶,90~120重量份;所述多种混合无卤阻燃剂不含有氢氧化铝。该无卤阻燃硅橡胶电线电缆材料阻燃性优异,同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机械性、耐老化性和环保性;该无卤阻燃硅橡胶电线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39151.5涉及一种低烟无卤阻燃高弹性电缆,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横截面为圆环状的护套、编织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设有两根电源线,每根所述电源线由外层的绝缘层和内层的导体构成,所述绕包层与所述电源线的绝缘层之间设有若干根PP绳,其中,所述电源线的绝缘层由阻燃低烟无卤弹性料制成,所述PP绳由阻燃无卤PP材料制成,所述护套由低烟无卤阻燃TPE材料制成,因此使得本发明的低烟无卤阻燃高弹性电缆具有高阻燃、低烟效果好,弹性性能好、耐低温,适应户外以及耐高温性能强的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05681.0涉及一种PE阻燃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50-80份、EVA30-50份、抗氧剂2-4份、铝酸酯偶联剂2-4份、阻燃剂50-70份和增效剂水合羟基氧化铁1-3份组成。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脂。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所述的阻燃剂为Al(OH)3,其粒径为10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水合羟基氧化铁是一种无机金属化物增效剂,能提高氢氧化铝阻燃聚合物的效率,加入少量羟基氧化铁即可显著提升ATH/PE体系的阻燃性能,氧指数可达到30,垂直燃烧通过V-0级别;通过在PE电缆料中加入水合羟基氧化铁,利用羟基氧化铁分解生成的Fe2O3的催化成碳吸附作用显著提高了PE电缆的阻燃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的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其原料质量百分比为:
所述的阻燃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5%,优选为4%。
所述的相容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5%,优选为4%。
所述的阻燃剂为含有纳米氧化镁的载体。
所述的相容剂为聚乙二醇。
所述的色母粒为市售产品。
所述的聚烯烃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的共聚的聚合物。
所述的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将咖啡废渣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中在90~95℃处理30~45min对咖啡废渣进行氧化处理,过滤后清洗,然后用1mol/L的硝酸溶液再在90~95℃热处理45~60min对氧化后咖啡废渣进行酸化活化处理,然后过滤后清洗,再将酸化后的咖啡废渣在0.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浸泡处理90min,过滤后在空气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00℃,停留60min,然后在无氧氛围下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停留60min,得到阻燃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太英,未经沈太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