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固定化3-氰基吡啶腈水合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1637.4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伟;孔军军;强金凤;史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02 | 分类号: | C12N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固定 吡啶 水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仿生固定化3-氰基吡啶腈水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是仿生固定化酶,该酶是由黄色短杆菌腈水合酶被氧化铟纳米壳层包埋而成,具体制备方法:
首先将黄色短杆菌腈水合酶包裹于脂质体纳米微囊中,然后以脂质体纳米微囊为模板在诱导剂偏苯三甲酸的作用下,硝酸铟水解液在脂质体表面脱水形成氧化铟壳层,最后再利用低浓度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去除脂质体模板,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固定化3-氰基吡啶腈水合酶的制备,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脂质体模板的制备:将大豆磷脂和胆固醇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超声形成大豆磷脂和胆固醇浓度分别为10~100 g/L和5~50 g/L的均匀体系;旋转蒸发去除乙醇,在反应器上形成均匀透明的薄膜;再加入0.05~50 g/L的黄色短杆菌腈水合酶悬液使薄膜溶解,经超声分散0.5~4 h,得到终浓度为2~26g/L脂质体溶液;
(2)脂质体微囊的制备:取上述脂质体溶液,在剧烈震荡的情况下缓慢滴加诱导剂偏苯三甲酸,其中偏苯三甲酸浓度为0.05~50 g/L,滴加量为脂质体溶液体积的10~60%;超声5~15 min后,用乙醇-水溶液多次洗涤,除去游离的偏苯三甲酸和未包埋的游离酶;最后加入脂质体溶液体积5~20% 的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7,形成浓度为5~35 g脂质体/L的乳浊液;
(3)氧化铟壳层的制备:超声下向上述乳浊液中缓慢滴加硝酸铟溶液,滴加量为脂质体溶液体积的20~75%,滴加完毕后30~80℃下搅拌0.5~2 h,然后用乙醇-水溶液多次洗涤,最后离心分离得包覆黄色短杆菌腈水合酶的氧化铟微囊;
(4)模板去除:将氧化铟纳米微囊加入脂质体溶液体积2~5倍的曲通X-100溶液中,15~40 min后用乙醇-水溶液多次洗涤,然后离心分离,得除去模板后的包覆黄色短杆菌腈水合酶的氧化铟纳米微囊,所述的曲通X-100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固定化3-氰基吡啶腈水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加入的硝酸铟溶液浓度为0.5~80 m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固定化3-氰基吡啶腈水合酶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2)中pH=7的缓冲溶液选自磷酸氢二钠-柠檬酸、乙酸-乙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巴比妥钠-盐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6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