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风扇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1670.7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叶明;张芹;张志超;王黎明;倪良春;孟龙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4 | 分类号: | F01P5/04;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风扇 装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风扇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客车冷却风扇布置系统中,冷却风扇和用于涨紧冷却风扇传动机构的涨紧轮通常都是通过单独的焊接支架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上的。现有的冷却风扇布置系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各个冷却部件采用单独的安装结构进行固定,具有装配难度大、装配效率低、相邻的安装结构之间容易发生干涉等缺陷;第二,各个单独的固定安装结构使整个布置系统的制造误差更大,且现有的冷却风扇传动机构的皮带涨紧状态可调节范围较小,大大降低了皮带安装调试效率。第三、现有冷却风扇装配机构无法保证风扇与护风罩之间的间隙均匀,风扇工作效率和冷却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风扇装配机构,该冷却风扇装配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皮带涨紧状态可调节范围大等特点。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制造误差、提高皮带安装调试效率,还能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皮带变长后,便于进行皮带涨紧操作;而且,该装配机构能够保证风扇与护风罩之间的间隙均匀,提高风扇工作效率,增强风扇冷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风扇装配机构,包括水箱、安装在水箱上的护风罩、安装在护风罩上的风扇安装支架、安装在风扇安装支架上的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转动的风扇传动机构;所述的风扇传动机构包括通过皮带传动配合的风扇皮带轮、发动机曲轴皮带轮和涨紧轮。
所述的风扇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保持风扇安装支架受力平衡的拉杆和用于通过调整涨紧轮安装高度保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安装支架;所述拉杆为长度可调节的拉杆,该拉杆的一端与风扇安装支架相连,另一端连接在侧围上;所述风扇通过风扇皮带轮安装在风扇安装支架上,所述涨紧轮可拆卸安装在涨紧轮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扇安装支架包括梯子型框架和设置在梯子型框架中间上方的风扇安装支架板。
所述的风扇安装支架板为L型折弯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风扇皮带轮安装孔,第二连接板上设有涨紧轮安装支架安装孔,第一加强筋上设有拉杆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球头组件、旋转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和橡胶块;所述的球头组件包括球头、与球头转动相连的的球座和固设在球头上的球销;拉杆通过球销及螺母可拆卸安装在风扇安装支架上;所述的旋转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球座、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涨紧轮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架、安装架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安装架与第二螺纹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涨紧轮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通过拉杆固定支架安装在侧围上,所述的拉杆固定支架为L型折弯板,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第一折弯板固定连接在侧围上,第二折弯板通过螺栓与拉杆可拆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螺纹杆上设有外螺纹,旋转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球座上设有内螺纹,且旋转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为L型折弯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螺纹杆安装座和用于横向定位涨紧轮的腰形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前后调整涨紧轮安装位置的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处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架上设有涨紧轮安装孔和用于横向定位涨紧轮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的涨紧轮安装支架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用于横向定位涨紧轮的腰形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纹杆安装座为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安装在两个螺纹杆安装座中,且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螺纹杆上下移动的固定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直接在风扇安装支架上连接涨紧轮安装支架,将风扇和涨紧轮采用一个固定结构进行集中安装,省去了采用多个单独焊接支架带来的装配麻烦,提高了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双喷式发动机
- 下一篇:离心式精滤器及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