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2072.1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发;涂满明;冯广胜;毛伟琦;郑大超;高双剑;赵小静;谢红跃;田继开;宋小三;陈治任;刘润泽;何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2 | 分类号: | E02D23/02;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沉井 围堰 方法 | ||
1.一种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用于将沉井或围堰浮运至桥梁墩位,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均包括围设形成环状的井壁以及设置于所述井壁内的若干隔舱,各所述隔舱与所述井壁围设形成多个井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下水前,于所述沉井或围堰下方设置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沿所述井壁封闭其中若干所述井孔的下端口,于所述底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横梁以及若干纵梁,每一所述横梁与各所述纵梁均交错连接;
下水时于所述底托板下布置有气囊,所述底托板沿所述气囊滑入河道内,且在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进入所述河道内,由所述底托板浮运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至指定位置;
在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位于指定位置后,拆卸所述底托板、各所述横梁以及各所述纵梁,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下沉于所述河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水前,将所述底托板凸出所述井壁的边缘处采用若干钢丝绳吊挂于所述井壁的外表面,同时将各所述横梁以及各所述纵梁分别吊挂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隔舱上,且在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浮运至指定位置后,解除所述底托板与所述井壁之间的吊挂结构,同时解除各所述横梁以及各所述纵梁分别与对应所述隔舱之间的吊挂结构,采用各所述钢丝绳将所述底托板由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的正下方回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水前于所述底托板与所述井壁的下表面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绕所述井壁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托板之间的连接处环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绕所述井壁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托板之间连接处环设的止水角钢,所述止水角钢与所述井壁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向所述间隙内灌注止水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水前依次将各所述井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包括中间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部分两侧的两个外侧部分,且所述中间部分的各所述井孔位于相邻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隔舱之间,所述底托板包括两个底板,两所述底板分别封闭两个所述外侧部分的各所述井孔,两个所述底板具有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隔舱下方的两个边沿,将每一所述边沿与和其对应所述隔舱的下表面之间进行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两个所述边沿对应的两个所述隔舱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支撑两所述隔舱的工形梁,两所述工形梁的底面与和其对应的所述边沿之间具有缝隙,于所述缝隙内填塞有沿所述工形梁设置的第二弹性件,且向所述第二弹性件也灌注止水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井壁的内侧正对所述井壁与所述底托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封闭板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与所述井壁的内表面以及所述底托板焊接;于每一所述工形梁的内侧正对该所述工形梁与和其对应的所述边沿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封闭板,每一所述第二封闭板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与和其对应的所述工形梁的内表面以及和其对应的所述边沿焊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井或所述围堰浮运至指定位置后,在无水环境下切除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第二封闭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井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牛腿,各所述钢丝绳分别吊挂于各所述第一牛腿上,于各所述隔舱上也均设置有第二牛腿,各所述纵梁以及各横梁均分别通过若干拉杆吊挂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牛腿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沉井或围堰的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横梁均交错设置于各所述纵梁的上方,于每一所述纵梁上均设置有第三牛腿,各所述横梁分别对应安设于各所述第三牛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0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检漏探测系统
- 下一篇:沉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