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2089.7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树贵 |
主分类号: | C08L83/06 | 分类号: | C08L83/06;C08L83/07;C08K13/02;C08K5/14;C08K5/5415;C08K5/5419;C08K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9600 广东省阳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马桶 套用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桶座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马桶座套大多数都采用棉料或其他布料制成,或者采用纸质材料制成一次性的马桶座套,马桶座套与马桶座的连接均采用胶水粘贴的方式。从材料上来讲,棉料或其他布料制成的马桶座套使用周期不长,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经常洗涤、暴晒,以除去部分的细菌,费时费力;而纸质材料制成的马桶座套多为一次性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大大浪费。从连接方式上来说,采用胶水粘贴的方式并不牢靠,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脱落,造成使用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其具有抗菌的功效,而且无需经常清洗,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按质量比计,其配方包括有机硅生胶95%~99%、硫化剂0~1.5%、催化剂0.1%~1.0%、交联剂0~1.0%和纳米银溶胶0.1%~5%。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机硅生胶为羟基封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例为(0.1~10):1;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即此种方案中并不需要交联剂,如此形成的是甲基嵌段室温硫化硅橡胶,它是由羟基封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07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的共聚体。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催化下,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羟基和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乙氧基缩合生成三向结构的聚合体,经硫化后的弹往体比甲基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粘接力,可在-70~20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5000。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机硅生胶为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为二有机锡二羧酸盐,所述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如此形成的是双组份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这种胶料的粘度范围可从100厘沲至一百万厘沲之间,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可在一65~250℃温度范围内长期保持弹性,并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是靠催化剂来进行引发的,因此无需另外加入硫化剂。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机硅生胶为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乙烯基的聚二有机基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如此形成的是双组分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其硫化机理是基于有机硅生胶端基上的乙烯基和交联剂分子上的硅氢基在含铂化合物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氢硅化反应)来完成的。在该反应中,不放出副产物。由于在交联过程中不放出低分子物,因此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在硫化过程中不产生收缩。这一类硫化胶无毒、机械强度高、具有卓越的抗水解稳定性(即使在高压蒸汽下)、良好的低压缩形变、低燃烧性、可深度硫化、以及硫化速度可以用温度来控制等优点,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可在-65~250℃温度范围内长期保持弹性,并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银氨溶液、催化剂、交联剂和有机硅生胶分别滴入混合炼胶设备中进行混合炼胶。混合炼胶过程中,纳米银溶胶中的银离子能均匀地分布在材料中,以保证材质内银的持久性及抗氧化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混合炼胶之后还包括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处理的步骤。甲基嵌段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过程中,就需要在混合炼胶之后,加入硫化剂进行硫化处理。双组份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双组分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过程中,催化剂就充当了硫化剂。
作为本发明抗菌马桶座套用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普通银粉(即市售银粉)或硝酸银溶液加入过量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然后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水合肼和氢硼化钠,以及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烷基硫醇,使得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粒径为0.2nm~0.6nm的纳米银粉,并形成纳米银溶胶。银粉粒径越小,杀菌能力越强。保护剂相当于表面活性剂,其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而且能够控制得到的纳米银的粒径分布,使其处于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还原剂还可以保证纳米银不被氧化,从而防止纳米银变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树贵,未经梁树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楼顶裂缝的原料配方及补裂缝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发泡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