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2179.6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童建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锐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C25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级镍管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属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而纳米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表面效应,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其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而比表面积增大会出现许多活性中心,表面台阶及粗糙度增加,而目前对此现象并未有的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选取氧化铁多孔模板作为电化学反应时的阴极,并将该氧化铁多孔模板浸入银盐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时间为10-12分钟,温度为42-46℃,随后采用丙酮将氧化铁多孔模板刷洗处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选取镍材料作为电化学反应的阳极;
(3)、选取镍盐、硼酸的溶液为电镀液,按照体积百分比,所述镍盐的含量为30-40%,所述硼酸的含量为60-70%;
(4)、将阴极和阳极浸入电镀液中,接通电源,于直流电作用下载氧化铁模板上沉淀金属镍,最终得到金属纳米级镍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银盐溶液为硝酸银和氨水的混合溶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为:所述银盐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为5-10%,氨水的含量为90-9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镍盐为硫酸、氯化镍、氨基磺酸镍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方法简单快捷,生产成本低,并且能够使得制得的金属纳米级镍管具备有镍纯度高、表面光滑、精度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选取氧化铁多孔模板作为电化学反应时的阴极,并将该氧化铁多孔模板浸入银盐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所述银盐溶液为硝酸银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且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所述银盐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为5%,氨水的含量为95%,活化时间为10分钟,温度为46℃,随后采用丙酮将氧化铁多孔模板刷洗处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选取镍材料作为电化学反应的阳极;
(3)、选取镍盐、硼酸的溶液为电镀液,按照体积百分比,所述镍盐的含量为30%,所述硼酸的含量为70%,所述镍盐为硫酸、氯化镍、氨基磺酸镍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4)、将阴极和阳极浸入电镀液中,接通电源,于直流电作用下载氧化铁模板上沉淀金属镍,最终得到金属纳米级镍管。
经测试,本发明制得的镍管表面精度差为0.15mm,且内部镍元素的纯度达到97%
实施例2:
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选取氧化铁多孔模板作为电化学反应时的阴极,并将该氧化铁多孔模板浸入银盐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所述银盐溶液为硝酸银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且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所述银盐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为10%,氨水的含量为90%,活化时间为12分钟,温度为42℃,随后采用丙酮将氧化铁多孔模板刷洗处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选取镍材料作为电化学反应的阳极;
(3)、选取镍盐、硼酸的溶液为电镀液,按照体积百分比,所述镍盐的含量为40%,所述硼酸的含量为60%,所述镍盐为硫酸、氯化镍、氨基磺酸镍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4)、将阴极和阳极浸入电镀液中,接通电源,于直流电作用下载氧化铁模板上沉淀金属镍,最终得到金属纳米级镍管。
经测试,本发明制得的镍管表面精度差为0.1mm,且内部镍元素的纯度达到98%。
实施例3:
一种金属纳米级镍管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锐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锐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再生竹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离子束清洗刻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