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2391.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2;A61K35/64;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龋齿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龋齿,也叫蛀牙,是一种极常见的口腔疾患,龋齿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一种破坏性疾病,是牙齿在肌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硬组织软化和有机溶解,使牙齿组织遭到破坏、缺损的疾病,龋齿不但破坏咀嚼器官,妨碍消化功能,而且还会并发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进行影响全身健康。目前国内治疗龋齿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采用西医治疗时,主要采用用抗菌素类药,药物疗效欠佳,效果缓慢,不能迅速达到清火、解毒、杀菌、消肿、解痛之目的。采用中药,治疗缓慢,且指标不治本,易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连10-15、杏仁4-5、徐长卿2-4、苍耳子6-8、红升麻8-10、五倍子10-12、炙甘草10-15、川芎4-5、厚朴2-4、怀牛膝6-8、丁香花4-5、酒大黄10-12、巴戟天4-5、山豆根2-4、孩儿茶6-8、牡丹皮8-10、泽兰1-3、吴茱萸4-5、两面针6-8、牡蛎2-4、延胡索1-3、山姜花3-4和倒罐子根2-4。
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连13、杏仁4.5、徐长卿3、苍耳子7、红升麻9、五倍子11、炙甘草12、川芎4.5、厚朴3、怀牛膝7、丁香花4.5、酒大黄11、巴戟天4.5、山豆根3、孩儿茶7、牡丹皮9、泽兰2、吴茱萸4.5、两面针7、牡蛎3、延胡索2、山姜花3.5和倒罐子根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放入煎煮锅内煎煮20-30分钟,过滤冷却饮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通过科学配伍,药剂互相影响,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具有清热泻火、杀虫止痒、攻毒消肿的疗效;且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有效率达95%,治愈率高达9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龋齿的中药制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连13、杏仁4.5、徐长卿3、苍耳子7、红升麻9、五倍子11、炙甘草12、川芎4.5、厚朴3、怀牛膝7、丁香花4.5、酒大黄11、巴戟天4.5、山豆根3、孩儿茶7、牡丹皮9、泽兰2、吴茱萸4.5、两面针7、牡蛎3、延胡索2、山姜花3.5和倒罐子根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放入煎煮锅内煎煮20-30分钟,过滤冷却饮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焦某,女,32岁,右上牙连疼痛多日,吃冷、酸的食物,疼痛加剧,诊断为龋齿,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服用四天后疼痛消失,继续巩固服用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2、孟某,男,6岁,左上牙疼痛数日,脸部微肿,检查出乳牙龋齿严重,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营养的摄入,服用消炎止痛片无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服用5天后效果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一周后,痊愈。咀嚼乳牙龋坏严重,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
病例3、巩某,男,47岁,患龋齿多年,痛牙顶端有个黄豆大的洞,牙痛处牙龈红肿,之前服用止疼片,消炎药,效果缓慢,反复发作,不得根治。改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服用8天后,疼痛明显好转,继续两个疗程后,疼痛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少尿的中药
- 下一篇:咳克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