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6维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密钥DNA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2546.2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9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国;张伟;陈丹杰;赵蕴龙;蔡绍滨;刘彦文;张松涛;吉明;杨生;梁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沌 系统 彩色 图像 一次性 密钥 dna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6维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密钥DNA加密方法。本发明对于明文彩色像素图像P为.bmp格式,图像尺寸为M×N,提取图像的三色通道矩阵分别构成三个M×N的矩阵PR,PG,PB;产生一个随机数R,求取32位十六进制图像散列值MD5,MD5=MD(P,R);将MD5平均分成8份,将MD归一到(0,0.01)之间。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6维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密钥DNA加密方法。引入了散列值和绝对误差概念,使加密算法与图像明文相联系,有效提升了算法安全性;本发明引入了DNA序列像素值调整和图像三通道耦合运算,有效降低了加密算法复杂程度,极大降低了密文像素值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密文抗攻击特性,加密效果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6维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密钥DNA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通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变得越来越频繁,其中包括了文字信息以及图像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含个人的隐私信息、公司的机密信息,甚至是国家的安全信息。网络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安全威胁的存在,这些信息中大约70%是以数字图像信息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图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经常会遭到信息窃取、数据篡改等人为攻击,使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遭受巨大的损失。
图像信息本身具有数据量大,数据间相关度高等特点,传统的针对纯文本信息的加密方法,如数据加密标准(DES)、国际数据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RSA等,并不完全适合图像加密。由于混沌系统具有密钥空间大、初值敏感性、非周期性、非线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在安全性、适应性上具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图像加密算法主要有基于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基于空间域的加密算法、基于变换域的加密算法。使用一般算法,直接对图像进行操作,加密密钥与明文信息无关,难以抵抗已知明文攻击。采用一次密钥,即散列值MD5,可有效将加密密钥与明文建立联系,提高系统安全性。使用一般像素值调整操作,并行度不高,容易遭受攻击。采用DNA序列进行像素值调整,能有效提高系统并行度,实现规模巨大的并行运算,提升系统运行速度;DNA存储容量巨大,能有效提升密钥空间,提高系统抗攻击性。
此外,常用混沌加密算法多采用低维混沌系统或多混沌系统并用,存在密钥空间小或加密算法对密钥敏感性不强等缺点,采用高维混沌系统,可有效克服这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6维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密钥DNA加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对于明文彩色像素图像P为.bmp格式,图像尺寸为M×N,提取图像的三色通道矩阵分别构成三个M×N的矩阵PR,PG,PB;
(2)产生一个随机数R,求取32位十六进制图像散列值MD5,
MD5=MD(P,R);
(3)将MD5平均分成8份,即MD(j)={dj1dj2dj3dj4},j=1,...,8,将MD归一到(0,0.01)之间,
D(i)=hex2dec(MD(i)),i=1,...,8;
(4)从D中任意选取4个数{D(1),D(3),D(6),D(7)}并求和得到
s1=D(1)+D(3)+D(6)+D(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