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3647.1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军;崔忠仁;吴东;刘强;石延峰;蔡兆松;刘洪杰;何旭光;王绍壮;李静敏;李杰;陈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壳体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公交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配套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交车变速箱后壳体是公交车变速箱的一重要部件,加工时,在毛坯压铸完成后,还要加工定位销孔、螺栓孔和进行轴承孔的精加工。以往均是先加工壳体定位销孔,然后将壳体定位销孔作为轴承孔的定位孔,再来加工轴承孔;之后再调转壳体,以轴承孔作定位孔,加工端面螺栓孔。由于变速箱后壳体形状复杂,空间位置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以往的加工方法,有两个定位原点,保证不了定位销孔和螺栓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在使用定位销孔定位的过程中,还有可能造成定位销孔损坏,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原点统一、配件加工精度有保证、可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高合格率的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为:
⑴加工粗定位孔:将变速箱后壳体在加工中心粗定位并在变速箱后壳体端面上对角加工出两个粗定位孔;
⑵加工轴承孔:利用加工中心的定位销工装和粗定位孔,将变速箱后壳体定位,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的轴承孔;
⑶加工定位销孔和螺栓孔:再将变速箱后壳体水平调转一百八十度,换工装以轴承孔为原点将变速箱后壳体定位,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端面的螺栓孔、定位销孔。
而且,所述粗定位孔,其直径小于螺栓孔直径。
而且,所述螺栓孔为多个,其中一个螺栓孔由粗定位孔改制而成。
而且,所述定位销孔为两个。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科学合理,按照本发明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端面上的螺栓孔、轴承孔时,不再利用定位销孔作为定位孔,可以避免对定位销孔造成损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提高成品率;加工定位销孔、螺栓孔均以轴承孔为定位原点,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定位原点统一、配件加工精度有保证、产品质量高、可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高合格率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变速箱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粗定位孔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工艺孔、2-螺栓孔、3-轴承孔、4-变速箱后壳体端面、5-定位销孔、6-粗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其加工步骤为:加工粗定位孔6、加工轴承孔3、加工定位销孔5和螺栓孔2。第一步,加工粗定位孔:将变速箱后壳体在加工中心粗定位并在变速箱后壳体端面4上对角加工出两个粗定位孔6;第二步,加工轴承孔:利用加工中心的定位销工装和粗定位孔,将变速箱后壳体定位,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的轴承孔;第三步,加工定位销孔和螺栓孔:将变速箱后壳体水平调转一百八十度,换工装以轴承孔为定位原点将变速箱后壳体定位,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端面的螺栓孔、定位销孔,螺栓孔为多个,定位销孔为两个,其中一个螺栓孔由粗定位孔改制而成,另一个粗定位孔保留作为工艺孔1。
粗定位孔,其直径小于螺栓孔直径,本实施例粗定位孔直径为7.8毫米,螺栓孔直径为8.5毫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按照本发明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加工变速箱后壳体端面上的螺栓孔、轴承孔时,不再利用定位销孔作为定位孔,可以避免对定位销孔造成损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提高成品率;加工定位销孔、螺栓孔均以轴承孔为定位原点,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定位原点统一、配件加工精度有保证、产品质量高、可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高合格率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变速箱后壳体加工工艺。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锻件三销轴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