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3799.1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升;梅志武;吕政欣;邓楼楼;莫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线 脉冲 导航 装置 物理 耦合 分析 方法 | ||
1.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定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性能指标参数,确定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几何参数,所述几何参数包括光学系统的焦距f、光学镜头前端外孔径Douter和内孔径Dinner;
(2)、根据步骤(1)确定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几何参数,建立所述装置的三维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如下方法建立与三维数学模型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所述三维数学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设置所述装置部件的材料、热膨胀系数、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刚性模量;然后在所述模型上划分网格,将整个三维模型划分为Q个节点;其中,Q为正整数;
(3)、在步骤(2)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中设置形变量提取点,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在光学镜头的内表面上,沿着镜头的轴线方向设置N条曲线,并在每条曲线上设置M个点,即得到MN个形变量提取点;其中,M、N均为正整数;
(4)、在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上施加设定的热源激励和外力激励,并根据结构-热耦合分析方程计算得到MN个形变量提取点的形变量;
(5)、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形变量,确定MN个形变量提取点的新坐标位置,并对所述MN个新位置点进行拟合,得到形变后的光学镜头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计算光学系统焦距f、光学镜头前端外孔径Douter和内孔径Dinner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Douter=2f·tan(α);
其中,ω、RE、L和α为设定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装置的性能指标参数,具体为:ω为设定的光学系统半视场角,RE为探测器有效半径;α=2θmax,θmax为设定的光子最大掠入射角;L为设定的光学镜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7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