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段彩粗纱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4196.3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城;张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5/22;D01H5/66;D01H1/22;D01H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彩粗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纱机设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纺纱过程中粗纱工序的任务主要有:1、牵伸:将棉条抽长拉细成为粗纱;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以避免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并为细纱牵伸做准备;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以便储存、搬运和适应细纱机上的喂入。
但是,现有技术中粗纱机的只能对一根纤维条进行牵伸,纺出粗细均匀的粗纱,粗纱各段之间的纤维品种或者颜色基本一致,无法对两根纤维条进行牵伸,纺制段与段之间是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纤维组成的粗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喂入两根纤维条,通过分别对两个纤维条进行牵伸、并合再加捻、卷绕,形成一根粗纱,粗纱段与段之间分别是由上述两根纤维条中的纤维组成,功能特殊的段彩粗纱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段彩粗纱机,包括依次从后往前安装在机架上的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机构由导条滚筒、导条辊和喇叭口三部分组成;所述牵伸机构由摇架固定支杆、四组罗拉、异形管和网格圈组成;所述加捻机构由锭子、锭翼和假捻器三部分组成;所述卷绕成形机构由传动机构、筒管和龙筋三部分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喂入机构采用双熟条喂入高低双层导条辊,所述低导条辊固定安装在低导条架上,所述高导条辊固定安装在高导条架上,所述高低双层导条辊的传动采用双个电机分别控制;所述喇叭口由三喇叭口和四喇叭口两个部分组成,所述四喇叭口位于四罗拉后端,所述三喇叭口位于三罗拉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牵伸机构的摇架固定支杆的右侧依次安装四罗拉、三罗拉、二罗拉和前罗拉,所述四组罗拉中前罗拉与二罗拉采用同一电机控制,三罗拉与四罗拉各自连接一个电机,进行单独控制;所述异形管底部连接着风管,所述风管的底端与风机连接,所述异形管外包覆有空心圆柱体结构的网格圈。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管的形状为漏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牵伸机构的三罗拉上设有小铁辊,所述小铁辊上设有三罗拉上皮圈和四罗拉上皮圈,所述三罗拉上皮圈与四罗拉上皮圈平行分布在小铁棍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将罗拉高低导条辊与单独控制的电机进行有效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粗纱机只能生产各段之间的纤维品种或者颜色基本一致的粗纱的技术,实现了两根纤维条同时喂入进行牵伸,纺制段与段之间是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纤维组成的粗纱。
2. 本发明的粗纱机的牵伸机构中将异形管外吸风口和网格圈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纤维条的并合,同时去除毛羽和飞花,取代了传统粗纱机中的下清洁装置。
3. 本发明将三罗拉与四罗拉分别用电机单独控制,前罗拉和二罗拉采用同一电机控制,这样的搭配能够有效的将两根不同的纤维条同时喂入,控制纺制出每段不一样的粗纱,同时也能够控制每段粗纱的纺制长度与粗度。
4. 本发明的三罗拉上的小铁辊中设有平行排列的三罗拉上皮圈和四罗拉上皮圈,有效的控制三罗拉和四罗拉的不同纤维条喂入后的牵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牵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异形管的顶面、底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段彩粗纱机传动图。
图5为本发明网格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段彩粗纱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从后往前安装在机架上的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形机构,喂入机构由导条滚筒、高低导条辊和喇叭口三部分组成,低导条辊1固定安装在低导条架上,高导条辊2固定安装在高导条架上,导条喇叭口由三导条喇叭口6和四导条喇叭口4两个部分组成,四导条喇叭口4位于四罗拉5后端,三导条喇叭口6位于三罗拉7后端;牵伸机构由摇架固定支杆3、四组罗拉、异形管192、风管195、风机196和网格圈组成;加捻机构由锭子11、锭翼和假捻器三部分组成;卷绕成形机构由传动机构、筒管12和龙筋三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4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纺织纱锭
- 下一篇:应用于螺钉螺母的镍-特氟龙涂层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