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4798.9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张德峰;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泰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2/02;H01M2/14;H01M4/38;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形 电池 系统 | ||
1.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外部安全壳、设置在所述外部安全壳上端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设置在所述外部安全壳内部的正负极隔板驱动系统和正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以及负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所述正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正极储液罐、通过正极循环管道与所述正极储液罐连通的正极板式换热器,所述正极储液罐内设置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弥散于电解液中的正极液流,所述负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负极储液罐、通过负极循环管道与所述负极储液罐连通的负极板式换热器,所述负极储液罐内设置有将负极活性物质弥散于电解液中的负极液流,以液流形式实现锂离子与硫离子的反应充放电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隔板驱动系统包括正极隔板、负极隔板、渗透膜、隔板挤液刷、隔板槽、激活信号接线柱及内部控制电路,所述渗透膜设置在所述正极隔板与所述负极隔板之间,所述隔板槽设置在所述正极隔板和所述负极隔板的上方,所述激活信号接线柱设置在所述隔板槽的顶部并露出所述外部安全壳,所述内部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隔板槽内部并与所述激活信号接线柱电连接,通过电信号对所述正极隔板和所述负极隔板实现自动开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储液罐上且与所述正极电极电连接的正极接线柱,所述负极电池液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储液罐上且与所述负极电极电连接的负极接线柱,所述渗透膜为能保证锂离子自由透过且可抑制硫离子通过的离子选择性渗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膜是由丁苯橡胶、纤维素衍生物、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渗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全壳为抗腐蚀及有较强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锂单质或其化合物,其均匀弥散于电解液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硫单质或其化合物,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与复合层为核,包覆层为壳,形成核壳结构后再均匀弥散于电解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为石墨、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或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以颗粒状排布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周围,并形成可供锂离子进出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导电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中设有环氧乙炔、水溶性聚苯胺、聚噻吩中的至少一种以增加正极的导电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形式的锂硫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和锂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泰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泰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47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底沉积物层镁阳极燃料电池实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钒电池堆的液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