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复合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6030.5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宏;魏珊珊;胡伟达;贺拓;胡益兴;周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51/06;C08L21/00;C08L23/12;C08K5/134;B29C48/92;C08F255/06;C08F222/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49***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复合 尼龙 复合材料 增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为100份;复合增韧剂5份~50份;抗氧剂0.05份~1份;无机粉体材料1份~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原料预处理,制备复合增韧剂,称量,混合,挤压,制备得到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废旧轮胎粉进行预处理不仅提高了尼龙6的抗冲击性能,而且明显降低了因增韧剂的添加对尼龙6材料加工流变性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的增韧尼龙的制备方法,不改变现行工艺技术路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6(PA6)俗称尼龙6,是一种常用的产量大的工程塑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佳、同时兼具耐油、抗化学腐蚀等优点。与其它工程塑料相比,尼龙6更易于成型,加工过程中耗能低。在家用电器、汽车工业、耐磨材料行业(如轴承、齿轮、滑轮、带式传送系统中所用的托辊)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尼龙6 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极性酰胺键,使其具有较大的吸湿性,导致成型制品的尺寸稳定不好;此外,其低温及干态缺口冲击韧性差,限制其应用的领域。
目前,提高尼龙6韧性的传统和最常用方法是添加橡胶或弹性体与尼龙6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将橡胶或弹性体分散在尼龙6基体中,当其受到外界冲击作用时,分散在体系中的橡胶或弹性体吸收能量,在改性材料体系中形成或者产生空洞化作用和屈服,再通过界面的传递而引发银纹和剪切带,进一步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提高尼龙6的抗冲击性能(即韧性)。在此过程中,橡胶或弹性体在体系中的分散尺寸、均匀性及其与尼龙6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是冲击性能提高的关键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 102964822 B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增韧改性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聚硅氧烷为增韧剂,采用氨基硅油为相容剂,与尼龙混合后进行熔融共混,然后再加入含氢硅油作交联剂和铂络合物催化剂使尼龙基体中的分散相有机硅进行动态硫化,从而实现对尼龙的增韧。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增容与增韧同步进行,增韧效果较好。但所制备的材料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推广。授权公告号分别为CN 102115591B、CN 101880459 B、CN 101235197 B、CN 101191013B、 CN 102051043 B、CN 102391431 B发明专利,公开了采用弹性体[主要是乙烯-辛烯(POE)、三元乙丙胶 (EPDM)]、相容剂等与尼龙共混来提高尼龙的韧性和耐寒性能,均有较好的增韧效果。然而,上述这些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改性剂都是纯的弹性体,而这些材料价格比较高,致使制备出的材料性价比较低。另外,由于没有对增韧剂的流动性进行有效的改善,其在改性过程中的分散性能和改性后的尼龙复合材料流动性不佳,不仅将影响后续材料成型加工生产,而且改性剂的性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先用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该多元复合改性尼龙6复合材料综合了尼龙6的力学性能优良、耐油、耐腐蚀,废旧橡胶粉的韧性以及低成本性,以及热塑性弹性体POE优异的韧性等特点,制造出具有良好的韧性、抗老化性、耐油耐腐蚀性以及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同时兼具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以及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元复合增韧尼龙6复合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为100份;复合增韧剂5份~50份;抗氧剂0.05份~1份;无机粉体材料1份~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6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