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叠合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46483.8 申请日: 2015-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4993054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6
发明(设计)人: 史彦涛;侯凯莉;邢玉瑾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1L51/42 分类号: H01L51/42;H01L51/44;H01L51/48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代理人: 李宝元,梅洪玉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叠合 式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叠合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80-85%的能源供给来自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化石燃料在地表以下分布不均且储量有限,而且人类在消耗化石燃料以满足能量需求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是加快全球变暖的因素之一,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可再生能源因其可持续性、清洁、环保,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清洁能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它具有无污染,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储备丰富和利用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目前,太阳能光电转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来完成,太阳能电池是根据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能源应用形式。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以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有机-金属卤化物等作为核心光吸收、光电转换、光生载流子输运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该电池不仅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而且其核心光电转换材料具有廉价、容易制备的特点,这为其大规模、低成本制造提供了可能。此外,该电池不需要液体电解质,不用担心漏液问题,其核心光电转换材料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这些优点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比其他电池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它最早是由日本科学家Kojima等于2009年提出的,他们将有机-无机钙钛矿作为光敏剂应用到液态DSCs中,其光电转化效率为3.8%(J.Am.Chem.Soc.,2009,131,6050-6051)。2012年,H.S.Kim等将有机-无机钙钛矿应用到固态电池中,用Spiro-MeOTAD作为固态空穴传输层制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9.7%,获得了突破性进展(Scientific Reports,2012,2,591)。最近,Sang II Seok等已经将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了20.3%(Nature,2015.V.517.476-480)。

目前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通常为FTO/TiO2致密层/TiO2多孔层/CH3NH3PbI3/Spiro-MeOTAD/金属电极。其中用于收集空穴的金属电极是通过真空蒸镀贵金属金或银的方法制作到空穴传输层的。这种体系电池发展迅速,其能量转换效率目前已达到20%,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金属电极金银蒸镀工艺复杂,能耗较高,制备过程需要在10-4Pa的真空中完成,这种条件在实验室可以达到,但在大规模生产时却较难实现。同时金银等贵金属价格昂贵,工艺成本高,既无法满足大面积规模化生产,同时又面临金属电极被其它功能层腐蚀的风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法来大规模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014年D.Worsley等开发了新型叠合式结构钙钛矿电池,该工作将镶嵌在聚合物中的镍网和透明导电胶结合起来,替换掉蒸镀的金银电极,简化了对电极制作流程,且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5%(Advanced Materials,2014.V.26.7499-7504)。这种双电极叠合式的方法,通过两层界面处理层将光阳极和背基板连接,使空穴顺利被提取并传输到背基板上,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需真空,可以对基底进行灵活的变换,有利于灵活设计电极的纳米结构,为将来制作柔性电极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叠合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并提供以这种方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一些优化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叠合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由两块电极组成,第一块电极由基底和PEDOT:PSS组成;第二块电极由FTO、TiO2、钙钛矿、Spiro-OMeTAD和PEDOT:PSS组成;制备步骤如下:

(1)刻蚀导电基底:用聚酰亚胺胶带将FTO导电玻璃需要保护的区域粘住,再将Zn粉均匀涂于需要刻蚀的FTO玻璃表面,将HCl溶液滴在FTO玻璃上的Zn粉上,立即发生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擦拭刻蚀区域,将表面未反应的溶液擦去;

(2)制备TiO2致密层:

①配制有机溶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6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