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共振式扑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6685.2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6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王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逊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共振 式扑翼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共振式扑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在扑翼飞行器方法中,动力传输效率比较低,而且难以实现人力的扑翼飞行。在人力扑翼飞行中需要飞行者具有较大的力量,并且体重较小,而且整个装置的重量也必须足够小,这样难以实现普通人进行仅依靠人力的扑翼飞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共振式扑翼飞行器,它能以较小的周期性外力,驱动较重的扑翼飞行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弹性共振式扑翼飞行器,包括支架、两个机翼、驱动装置、四组弹簧和曲轴,所述两个机翼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架两侧,每个机翼上下两侧分别通过一组弹簧连接于活塞的相应端部,曲轴一端连接在活塞套管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曲轴运动,曲轴通过活塞反复拉动机翼上方和下方的弹簧,弹簧拉动机翼上下扑动,当曲轴的转动频率与机翼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产生共振,机翼扑动振幅加大,产生升力,飞行器升空。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连接在机翼距支架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驱动频率与弹簧和机翼体系的固有频率接近,产生共振,实现机械能的高效利用,可实现较重的飞行器的起飞升空。利用共振,实现了“以小搏大”,以较小的周期性外力,驱动较重的扑翼飞行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机翼,3.驱动装置;4.弹簧;5.曲轴;6.活塞,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支架1、两个机翼2、驱动装置3、四组弹簧4和曲轴5,所述两个机翼2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架1两侧,每个机翼2上下两侧分别通过一组弹簧4连接于活塞6的相应端部,曲轴5一端连接在活塞6的套管7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相连;工作时,驱动装置3驱动曲轴5运动,曲轴5通过活塞6反复拉动机翼2上方和下方的弹簧4,弹簧4拉动机翼2上下扑动,当曲轴5的转动频率与机翼2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产生共振,机翼2扑动振幅加大,产生升力,使飞行器升空。
本发明利用驱动频率与弹簧4和机翼2体系的固有频率接近,产生共振,实现机械能的高效利用,可实现较重的飞行器的起飞升空。通过共振提高了动力传输效率,使机翼2获得更大动力;所述弹簧4连接在机翼2的中点位置,以较小的曲轴动力可获得较大的弹簧弹力。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弹簧4连接在机翼2的距支架端三分之一的位置,以较小的曲轴动力可获得较大的弹簧弹力。
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弹簧4连接在机翼2的距支架端三分之二的位置,以较小的曲轴动力可获得较大的弹簧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逊,未经王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6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