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7300.4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明;田成坤;何利民;吕宇玲;吴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乳状液 静电 聚结 | ||
1.一种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筒状结构的聚结器筒体(6),该聚结器筒体(6)外侧面设有接地端子(17),且外侧面两端分别设有入口管道(15)和出口管道(18),所述的入口管道(15)和出口管道(18)具有径向的开口,且开口处分别设有入口法兰(16)和出口法兰(19);该筒体(6)两端焊接法兰,并通过封头紧固螺栓(8)与圆盘状绝缘封头(10)相连,并有高/低压接线端面封盖(1)通过封盖紧固螺栓(20)与绝缘封头(10)相连;
高/低压接线端面封盖(1)与绝缘封头(10)之间灌封变压器油,高/低压接线端面封盖(1)上设有引线孔(2),其中一端的引线孔(2)引入低压电缆(3)与筒体(6)内部的多个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相连,另一端的引线孔(2)引入高压电缆(12)与筒体(6)内部的多个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相连;
其中一个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设置在聚结器筒体(6)的轴线上,以该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为中心,至少同心环绕一圈与轴线平行的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
或者自轴线至聚结器筒体(6)外壳之间依次交替同心环绕多圈与轴线平行的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和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且使得距离轴线最近的为一圈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距离聚结器筒体(6)外壳最近的也是一圈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相邻的两圈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之间有一圈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
所述的每一圈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或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每个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至轴线的距离相等,每个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至相邻两个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的距离相等;
所述聚结器筒体(6)的内部在入口管道(15)和出口管道(18)之间还设有多块与轴线垂直的折流支撑板(7),进行对原油乳状液的导流和高/低压柱状绝缘电极(4、5)的支撑,所述折流支撑板(7)为一侧有缺口的圆盘状结构体,且圆心处开有低压电极导向孔(22),自圆心处至边缘分布着与所述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数量相等的高压电极导向孔(21)和与所述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数量相等的低压电极导向孔(22),所述的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和多个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分别通过高压电极导向孔(22)和低压电极导向孔(22)而穿过折流支撑板(7);所述的多块折流支撑板(7)使从入口管道(15)进入聚结器筒体(6)的原油乳状液经过多次折流后从出口管道(18)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和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结构相同,均包括外表面包覆有电极绝缘外筒(24)的电极金属骨架(28),并有电极引线密封接头(23)通过设在电极绝缘外筒(24)一端的紧固密封螺纹(26)与电极绝缘外筒(24)相连,该电极引线密封接头(23)内还设有管状的密封胶垫(27),所述的低压电缆(3)和高压电缆(12)穿过该密封胶垫(27)而与电极金属骨架(28)端部的电极接线柱(25)相连,从而避免变压器油进入电极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折流支撑板(7)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塑料绝缘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绝缘外筒(24)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塑料绝缘材料,电极绝缘外筒(24)采用衬套、浇注、滚塑等工艺进行包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封头(10)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塑料绝缘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乳状液静电聚结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封头(10)中部为台阶状凹槽(14),台阶状凹槽(14)中由内侧向外侧呈放射状开有圆孔,所述的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和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圆孔穿出端部的绝缘封头(10)的台阶状凹槽(14),放射状圆孔可用于进行高压柱状绝缘电极(4)、低压柱状绝缘电极(5)的穿出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73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石油焦的方法
- 下一篇:液晶组成物以及液晶显示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