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7460.9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英;张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02 | 分类号: | D04H1/02;D04H1/54;D04H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粘结 蜂巢 结构 抗菌 直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非织造布领域。
背景技术
蓬松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隔音材料、沙发、床垫、老板椅、体育器材、服装等领域均需使用蓬松材料。按照蓬松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有海绵、经编间隔织物、三维弹性机织物、非织造布四大类。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主要是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软泡沫制备而成,由于海绵价格低廉,重量轻,手感柔软丰满且回弹性好,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海绵生产有污染、废弃物不可循环利用等致命性缺点,且易发黄,透气性、舒适性较差。目前澳大利亚及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因海绵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严重,已采取相应措施遏制海绵应用。三维经编间隔织物是指由两个织物表面,利用间隔纱连接在一起的拉舍尔经编三维针织物,例如用间隔织物做成的床垫,可以防止病人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酸痛感。其显著优点是: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可回收循环利用,牢度好,热湿舒适性、保暖性以及透气性较好,柔软有弹性,克服了海绵的缺点,但是由于其结构特点,抗压及回弹性较差,目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特别是无法满足压缩弹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三维弹性机织物则是在经编间隔织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蓬松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较好的回弹性,结构稳定,形状多变,整体性好,并具有良好的透湿性、透气性等性能。但是它的织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难以普及应用。随着非织造布技术的发展,改变纤维的排列方向,将通常的纤维横向排列的非织造布,改为垂直排列,获得具有蜂巢结构的非织造布,由于具有独特的纤网直立结构,使得产品弹性非常好,俗称直立棉。与海绵相比,具有不黄变、透气性好、尺寸稳定等特点,它的废弃物可回收利用,适应环保低碳社会的消费理念。与三维弹性机织物、经编间隔织物相比,工艺简单,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应用领域更加广阔。但是现有直立棉的纤网与纤网之间容易产生分层现象,影响产品的弹性;同时缺乏既有高弹性,又具有抗菌效果的产品,影响了直立棉的应用范围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同时满足高弹性、低成本、结构简单、环保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高弹性、低成本、结构简单、环保且具有抗菌效果的直立棉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网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纤网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纤网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纤网之间夹有热熔纤维。
所述的热熔纤维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所述的热熔纤维在相邻的纤网之间的面密度为0.5g/m2 - 6g/m2。
一种上述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对制备纤网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并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油剂,纤网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短纤维的混合物,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5%,弹性聚酯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65% ~ 85%;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所述的弹性聚酯短纤维为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PTT纤维、弹性聚酯ELK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纤维或其中的二种纤维的混合物或其中的三种纤维的混合物;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制备纤网;
(3)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纤网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
(4)垂直铺网:纤网喂入垂直铺网机,并在纤网与纤网之间撒热熔纤维,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铺网宽度为5mm~200mm;
(5)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6)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7)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7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