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端电气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8847.6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曾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端电 气量 高压 交流 输电 线路 三相 短路 故障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端电气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判别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内发生三相短路故障,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相间电压领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处的相间电压的角度落在(90°270°)范围内,且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另一相电压领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处另一相电压的角度落在(90°270°)范围内同时成立这一特性实现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的准确识别,消除了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对保护动作性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单端电气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通过反应工作电压幅值突变量构成距离保护,该方法具有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小和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优势。但由于该方法所采用的工作电压幅值突变量仅在故障初期存在,无法用作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后备保护。
阻抗距离保护根据故障阻抗大小反映故障距离长度以区分故障点位于保护区内或是位于保护区外。阻抗距离保护由于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结构变化影响小,用于计算故障阻抗的电气量为全故障分量,适用于整个故障过程。因此,阻抗距离保护既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主保护,也可用作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后备保护。
然而,传统阻抗距离保护前提假设故障点电压为零,通过故障相间电压和故障相间电流比值计算故障阻抗,并根据故障阻抗大小来反映故障点的远近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信号。实际上,在电力系统中,除了人为构造的金属性短路故障外,故障点电压几乎不可能为零,因此,故障点电压会对阻抗距离保护动作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实际电力系统中,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电流传输具有明显的波过程,沿线分布电容电流大,对阻抗距离保护动作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考虑线路沿线对地电容的影响,故障阻抗与故障距离呈双曲正切函数关系,双曲正切函数特性决定了阻抗继电器耐过渡电阻能力差,过渡电阻所带来的附加阻抗将严重影响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性能。特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大容量电能,是重负荷输电线路,重负荷电流会使阻抗距离保护的动作灵敏度降低,重负荷电流对阻抗距离保护动作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端电气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判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内发生三相短路故障,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相间电压领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处的相间电压的角度落在(90°270°)范围内,且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另一相电压领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整定范围处另一相电压的角度落在(90°270°)范围内同时成立这一特性实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的准确识别,消除了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对保护动作性能的影响。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单端电气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依序步骤:
(1)保护装置测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其中,φαβ=ABC、BCA、CAB相;
(2)保护装置测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后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零序电流其中,φαβ=ABC、BCA、CAB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8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