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50255.8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4894011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9
发明(设计)人: 刘润进;唐超;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A01N63/04;A01N63/02;A01P5/00;C12R1/125;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苏雪雪
地址: 266109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治 番茄 线虫病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防病治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引起的一类世界性的重要植物线虫病害,是当前保护地蔬菜(番茄、黄瓜、南瓜、青椒等)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国际上报道的根结线虫有90多种,主要寄生在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植物及杂草等3000多种寄主上,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的植物受害尤其严重。据2000年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为害给粮食和纤维作物造成的损失约为12.7%,对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造成的损失超过20%。线虫已成为植物的一类重要病原物,线虫病害已成为农林生产上的重要问题。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以来,复种指数增加,加之重茬严重,导致根结线虫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高达75%以上。

目前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分为化学农药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其中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农业措施,通常采用卤代烃类化合物、异硫氰酸甲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杀死或麻痹根结线虫,但是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能导致线虫抗药性增强、虫口密度上升、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农药残留、病虫菌的抗药性增强、威胁人类健康等。除了化学农药防治方法以外,另一个应用较广的方法是物理防治,主要有:热力处理、种子淘汰、高频处理、射频处理、高温闷棚、水肥管理、改良土壤、材料隔离等方法。高温闷棚、热力处理、种子淘汰、高频处理、射频处理主要是用来处理温室的种子、苗床和苗木,可能需要较长一段休棚期,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作物生长周期,一般不适用于大田防治线虫。其应用范围有限,防治效果一般,有些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增加生产成本。所以除继续探索一些化学和物理防治根结线虫的有效方法外,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应越来越重视。根结线虫生防资源包括食线虫真菌(Nematophagous fungi)、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tes)、病毒(Virus)、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原生动物(Protozoa)、水熊(Tardigrade)、扁虫(Turbellarians)、螨类(Mites)、跳虫(Collembola)、Enchytraids以及捕食性线虫(Predacious nematodes)等。其中较常见有淡紫拟青霉素、厚坦孢普奇尼亚霉、阿维菌素、芽孢杆菌等,防治效率在40%-60%左右,其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较好,但是作用菌株单一,导致生防机制单一,无菌株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不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将番茄共生丛植菌根(AM)真菌与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共用,利用二者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根结线虫的防治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成分由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组成。

其中,地表球囊霉G.v为AM真菌的一种,与植物共生,购自青岛农业大学菌根技术研究所。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属于芽孢杆菌属,是一种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株编号为BS 1.936。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指自由生活在土壤或附生于植物根围的一类具有固氮、解磷、产生植物激素或分泌抗生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细菌。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接种PGPR于农作物根围能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平衡状况,同时在植物根围形成一个生物屏障,阻止病原物的定殖和侵入、促进植物生长。其生防机制概括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PGPR与病原物竞争水分、养分和定殖位点;分泌噬铁素,与病原物竞争铁离子;有些微生物产生抗生素;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PGPR能在根围发生发展是理想的生防因子之一,在当前和今后植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0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