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蒸汽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0946.8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百华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蒸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容器领域,尤指一种快速蒸汽器。
背景技术
蒸汽的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生活中人们常利用蒸汽进行熨烫衣服、美容、蒸煮食物等,要达到这些目的,就要使水加热蒸发,处于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也就是说让水蒸发,必须在一个封闭容器的水全部同等加热至100度以上,耗费时间和能源。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0720031225.9,其特征:包括容器主体、盖体以及在盖子上开设的盖孔,在盖孔上连接有传送蒸汽器件,盖孔上设置有传送蒸汽器件,传送蒸汽器件是蒸汽面罩,或者是通过连接件经柔性导管连接的蒸汽喷头;蒸汽面罩具有与盖孔相配的汽孔,盖体与蒸汽面罩或与连接件可为一整体,也可为分体并可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或子母套管等连接模式使二者相连接,本容器可通过电、电磁、火等方式对所盛液体进行加热,通过蒸汽面罩或蒸汽喷头传送蒸汽。此设计产生传送的蒸汽,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熏蒸,具有熏洗作用,但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必须在一个封闭容器的水全部同等加热至100度以上,加热时间过长,造成消耗过多能源,不能让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蒸汽器,无须对容器内所有液体进行加热,只让小部分液体加热,产生蒸汽时间短,能源损耗少。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蒸汽器,它由容器、隔温套筒、加热棒、加热丝、容器脚、电源端头、渗水孔、容器盖组成。
所述容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圆筒形,上部开口;底部中心制有通孔,周围密封;容器开口部配置容器盖,底部配装容器脚。
所述隔温套筒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圆筒形,上部开口,底部通孔,并在底部通孔周围制有渗水孔,配装在容器底部通孔上,并与容器底部有一定间隙,能让水从渗水孔进入。
所述加热棒为金属材料,加热棒圆筒内配套加热丝,形成实心圆筒形,一端穿入隔温套筒的底部通孔,安装在容器底部通孔处,剩下部分套装在隔温套筒内,容器底部与隔温套筒底部有间隙,便于水盛满隔温套筒内,进行加热产生蒸汽;电源端头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加热丝,并伸出容器底部下面,做好密封。
使用时,揭容器盖,把冷水放入容器中,水盖过加热棒顶部,盖好容器盖,隔温套筒上端连接塑料软管,给加热丝连接电线并通电,加热棒处于加热状态,由于只对少量水进行加热,10秒左右产生蒸汽,用蒸汽蒸食品,也可烫衣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快速蒸汽器,无须对容器内所有液体进行加热,只是部分液体加热,产生蒸汽快,能源损耗少,与现有技术比,不但节省时间和能源,在产生蒸汽过程,由于只是小范围挥发汽体,容器体整体不发热,不易伤害身体,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和实施例的部件位置关系图;
图中1、容器,2、隔温套筒,3、加热棒,4、加热丝,5、容器脚,6、电源端头,7、渗水孔,8、容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中,所述容器1上部开口,底部中心制有通孔,周围密封;容器1开口部配置容器盖8,底部配装容器脚5。所述隔温套筒2上部开口,底部通孔,并在底部通孔周围制有渗水孔7,配装在容器1底部通孔上,并与容器1底部有一定间隙,能让水从渗水孔7进入。所述加热棒3圆筒内配套加热丝4,形成实心圆筒形,一端穿入隔温套筒2的底部通孔,安装在容器1底部通孔处,剩下部分套装在隔温套筒2内,容器1底部与隔温套筒2有间隙,便于水盛满隔温套筒2内,进行加热产生蒸汽;电源端头6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加热丝4,并伸出容器1底部下面,做好密封。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时,揭开容器盖8,把冷水放入容器1中,水盖过加热棒3顶部,盖好容器盖8,隔温套筒2上端连接塑料软管,给加热丝4连接电线并通电,加热棒3处于加热状态,由于只对少量水进行加热,10秒左右产生蒸汽,用蒸汽蒸熟食品,也可烫衣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百华,未经赵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0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