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多USF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1911.6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亮;刘剑锋;王波;李焕焕;汪小军;肖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卫星通信 系统 usf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多USF处理方法,其给出了一种PDCH(15,5)的下行PUI字段格式和PDCH(10,5)的下行PUI字段格式,所述PDCH(15,5)的下行PUI字段格式中,反向频率被分成三组,每组都含有一个值为5*BW1的最大总带宽,三组之间或任一组内载波频率不是必须相邻的,MES可被指配到任一组频率;所述PDCH(10,5)的下行PUI字段格式中,反向频率被分成两组,每组都含有一个值为5*BW1的最大总带宽,在这两组之间或任一组内载波频率不是必须相邻的,MES可被指配到任一组频率。本发明在保证高实时性的同时,并可对指配的宽带宽灵活地分成多个子窄带使用,充分提高空口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多USF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能以较低成本提供较宽范围的无缝覆盖、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特点。卫星通信系统容量很大,而且可以按需分配给每个用户,能够满足教育、企业和家庭等各种不同的数据通信需求。
GMR(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标准家族的GMR-1对应于GSM标准,已应用于中东Thuraya卫星通信系统,演进版GMR-1 3G对应于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Evolution)标准。
目前GPRS/EGPRS(EDGE)网络中采用的是基于USF(Uplink State Flag,上行链路状态标志)的上行资源分配方式:网络在建立上行TBF(Temporary Block Flow,临时块流)时,给终端分配一个USF,终端监视下行PDCH(Packet Data Channel,分组数据共享信道)上的无线块,如果某个无线块的头部中携带的USF与分配给自己的USF是相同的,则表明该终端可以在该下行PDCH对应的上行PDCH 的下一个或多个无线块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USF字段只有3个信息比特,所以,一个PDCH上在同一TBF周期内,最多只能存在2的3次方个不同的USF,即最多只能复用8个终端,从而限制了其他终端的接入。
GMR-1 3G标准采用时分与频分相结合的复用方式。为支持不同速率的分组数据传输,定义了多种PDCH,采用后缀(m,n)来区分,m表示PDCH所占用的物理信道带宽为m*BW1(m=1,2,5,10;BW1为基本信道传输带宽),n表示突发所占用的物理信道时隙数。
上/下PDCH上的各种逻辑信道使用不同类型的突发,分组正常突发记为PNB(m,n)。下行方向的PNB无线块结构如图1所示,含有PUI(Public Information,公共信息)、一个可选的ULMAP(Uplink Map,上行链路映射)和载荷。ULMAP由多个USF组成。上行方向的PNB无线块结构如图2所示,含有PUI和载荷。
下行方向的PNB(m,n)具备在同一个突发中为一个或多个MES(Mobile EarthStation,移动终端)复用RLC/MAC块的能力。在上行链路的不同频率信道上,可能存在多个MES使用不同突发类型同时传输,如图3所示。上行链路方向的同时传输是由相对应的下行突发中的PUI和ULMAP来指示的。
在下行允许最大发送PNB(10,n),但在上行方向仅允许最大发送PNB(5,n),对于视频回传等大数据高速率业务,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
现有技术关于USF处理方法集中于GPRS/EGPRS协议体系,并且仅是针对单个USF处理。而GMR-1 3G标准中下行突发的PUI和ULMAP部分可以携带多个USF,在已有协议中,关于多USF处理,协议只是提出一种需求和结果,至于如何实现并没有相关提案。在相关专利技术中,并没有针对GMR-1 3G标准的多USF处理专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多USF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1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