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52481.X 申请日: 2015-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4829608B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发明(设计)人: 王广成;彭知云;刘文超;何典雄;余健;蒋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 吉首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17/14 分类号: C07D417/14;A61K31/427;A61P3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6000 湖南省湘西***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香豆素 噻唑 吲哚 化合物 及其 制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等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靛红又名吲哚满二酮或2,3-吲哚醌,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和体液中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此外靛红结构还存在于各种的天然产物中,是一种常见的天然产物结构。据文献报道,靛红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痉挛、抗结核、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因此以靛红为基础进行创新药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的二级代谢产物,在多种植物中都有分布。许多含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植物在亚洲作为药物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神经变性、抗疟疾、抗凝血、抗菌和抗真菌等。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香豆素类化合物已经成为设计和发现新药的重要先导化合物来源,开发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价值。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根据孪药原理,将香豆素结构与靛红结构相连,设计合成了一类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其特征是它们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通式:

(I)

其中:R1为氢、烷基或苄基,R2、R3、R4或R5为氢、卤素、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烷氧基、氰基、硝基、羟基、三氟甲基或巯基。

一种制备上述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哌啶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回流反应5~24小时,停止反应,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色固体粉末3-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所述的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哌啶的摩尔比为1:(1~5):(0.1~4);

步骤2:将3-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对甲苯磺酸、N-溴代丁二酰亚胺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DMF,50~160 ℃反应2~5 小时,停止反应,加入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白色固体粉末3-(2-溴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所述的3-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对甲苯磺酸、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5):(1~10);

步骤3:将3-(2-溴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硫代草酰胺乙酯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室温搅拌5~24小时,停止反应,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黄褐色固体粉末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酸乙酯;所述的3-(2-溴乙酰基)-2H-苯并吡喃-2-酮、硫代草酰胺乙酯的摩尔比为1:(1~10);

步骤4:将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酸乙酯、水合肼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回流反应2~10,停止反应,冷却到室温,过滤,得白色固体粉末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酰肼;所述的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酸乙酯、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1~20);

步骤5:将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酰肼、取代靛红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回流反应0.5~4小时,冷却到室温,有固体析出,过滤得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I);所述的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甲酰肼、取代靛红的摩尔比为1:(1~5)。

本发明所述的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对多种细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活性,为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香豆素-噻唑-吲哚酮型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2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