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2492.8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缪培凯;王卫国;黄恽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12;C08F292/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光固化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塑胶或玻璃两侧存在明显的温差和湿度差。温度较高一侧的空气中,汽化液体遇到塑胶或玻璃等材料时会凝结在其表面形成流动性较差的小液滴,使塑胶或玻璃表面产生雾气。这些小液滴可使光线产生不规则的散射、反射和衍射,影响了塑胶或玻璃等材料对光线的透射能力。
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针对塑胶或玻璃表面进行改进的方法。例如(1)表面活性剂直接渗入法;(2)表面活性剂直接涂覆法;(3)高分子材料涂覆法。第1)~2)种方法所形成的防雾涂层稳定性较差,防雾效果难以持久,需经常重复多次在塑胶或玻璃表面进行活性剂处理。方法3)的防雾效果好,且防雾涂层耐磨,防雾效果持久。高分子材料涂覆法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亲水性,使其在塑胶或玻璃表面形成具有高度亲水性的膜,使塑胶或玻璃材料对水的接触角变小,液滴在塑胶或玻璃表面极易润湿铺展,形成极薄水膜,防止液滴在塑胶或玻璃材料表面形成,从而实现防雾。然而,高分子材料具有亲水效果的同时,如兼顾良好导热散热性,从而减小塑胶或玻璃两侧存在的明显温度差,则更有利于防雾效果快速体现。
现有石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导热能力和亲水性,因而日益受到研究关注,但将氧化石墨加入各成膜高分子物料中后,在存储过程中,氧化石墨容易出现迁移上浮等问题,导致涂料的防雾效果受到影响。例如CN201410494465.7中公开的含氧化石墨烯的防雾涂料仅为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该水溶液用于制备涂料时是否会发生上述迁移、团聚和上浮没有任何说明。而CN201410461156.X中公开的防雾涂料必须通过制备乳液才能将接枝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牢牢的锁定在涂料中,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该方法复杂,对氧化石墨烯的接枝改性过程繁杂。无法满足直接混合制得防雾涂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石墨用于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时无法得到具有较好成膜性和分散性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由15~40重量份的接枝氧化石墨、10~15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3~6重量份的双官能丙烯酸单体、30~60重量份的溶剂、1~6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2~1.5重量份的助剂组成;接枝氧化石墨按以下步骤制得:以质量比为10:1~5:30~100的氧化石墨、丙烯酸羟乙酯和乙醇作为反应原料,向反应原料中加入氧化石墨质量0.01~0.05%的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接枝氧化石墨。
进一步地,反应原料为质量比为10:3:60的氧化石墨、丙烯酸羟乙酯和乙醇。
进一步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氧化石墨质量的0.03%。
进一步地,缩合反应条件为首先升温至40~50℃,搅拌反应2~4小时,再升温至95℃搅拌反应0.5~1小时,降温至60℃抽除乙醇后,降至室温得到接枝氧化石墨;缩合反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进一步地,缩合反应条件为首先升温至45℃,搅拌反应3小时,再升温至95℃搅拌反应1小时,降温至60℃抽除乙醇后,降至室温得到接枝氧化石墨。
进一步地,由30重量份的接枝氧化石墨、10~15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3~6重量份的双官能丙烯酸单体、30~60重量份的溶剂、1~6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2~1.5重量份的助剂组成。
进一步地,由30重量份的氧化石墨接枝化合物、12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4重量份的双官能丙烯酸单体、41重量份的稀释剂、3重量份的引发剂和1重量份的助剂组成。
进一步地,由30重量份的氧化石墨接枝化合物、14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重量份的双官能丙烯酸单体、41重量份的稀释剂、5重量份的引发剂和0.2重量份的助剂组成。
进一步地,紫外光固化防雾涂料所得涂层的水接触角为6°,RCA耐磨500次,对塑胶或玻璃的附着力为5B,铅笔硬度为F。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2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花板用节能环保辊涂油漆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抗刮汽车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