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及其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4512.5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敏;张梦;汪磊;何青松;杨旭;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5/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pmc 驱动 胶囊 内窥镜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前盖(1)、胶囊主体结构(2)、胶囊尾部结构(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以及所述胶囊尾部结构(3)沿胶囊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片状IPMC,所述若干片状IPMC的一端与胶囊固定,所述若干片状IPMC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内部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若干片状IPMC的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窥镜外部包裹可溶性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的外侧沿胶囊四周均匀设有三个或四个凹槽,所述每个凹槽对应容纳一片所述片状IPMC,每片所述片状IPMC的固定端位于凹槽内靠近胶囊尾部结构(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尾部结构(3)中间位置设置一片所述片状IPM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尾部结构(3)的一片所述片状IPMC的自由端还连接有鱼尾形状的柔性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尾部结构(3)平行设置两片所述片状IPMC,所述两片片状IPMC的控制信号相位差为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尾部结构(3)的每一片所述片状IPMC的自由端还连接有鱼尾形状的柔性薄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内窥镜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加速步骤,胶囊减速步骤,胶囊定点钳位步骤以及胶囊姿态调整步骤;
所述胶囊加速步骤为:胶囊主体结构(2)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的所有片状IPMC收拢到凹槽内,并控制胶囊尾部结构(3)的片状IPMC往复摆动,实现胶囊的加速运动;
所述胶囊减速步骤为:胶囊主体结构(2)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的所有片状IPMC的自由端向外张开,并控制胶囊尾部结构(3)的片状IPMC停止摆动,实现胶囊减速运动;其中,所述IPMC的自由端向外张开的角度可控并小于最大值;
所述胶囊定点钳位步骤为:完成所述胶囊减速步骤后,胶囊主体结构(2)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的所有片状IPMC的自由端向外张开到最大角度,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的所有片状IPMC的自由端与检测部位接触,使胶囊停止运动,实现胶囊定点钳位;
所述胶囊姿态调整步骤为:胶囊主体结构(2)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胶囊主体结构(2)外侧的一片或多片IPMC的自由端向外张开,从而改变胶囊的倾斜角度,实现胶囊姿态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4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提醒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 下一篇:一次性可视咽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