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4929.1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3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孟男;张学勤;赵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张海秀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漏电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交流电源连接的电动机、漏电保护器和带有分励脱扣器的断路器,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上接有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与漏电保护器连接,所述带有分励脱扣器的断路器包括与漏电保护器连接的分励线圈和分别设置在三根相线上的三个断路器;所述三根相线上还分别接有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均与电机起动监视器连接;还包括与电机起动监视器连接的、用于控制分励线圈的供电回路接通或断开的闭锁机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漏电保护装置,实现了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全面保护,提高了漏电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核岛大修期间再供电系统,由于需要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替换抽屉,因此设置了漏电保护装置,以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核岛低压配电系统属于TN-S系统,中/低压配电变压器的连接组别为Dyn11,中性点在低压侧直接接地不配出,漏电保护的配置如图1所示:系统中三相线L1、L2和L3从低压配电柜中配出,而地线PE线则来自遍布于各厂房的接地网络,三根相线通过图中环形电流互感器,漏电保护器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用于监测零序电流。
图1中所示的漏电保护装置,对于三相对称的用电设备(比如插座或电阻回路)是有效的。当L1、L2和L3中的某一相绝缘破损,则漏电流将通过电流泄露通道经PE线返回电源形成环流,此时漏电保护器会检测到漏电流,当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将向分励线圈发出开关跳闸信号即分励线圈通电,从而控制三根相线上的断路器分闸,触发开关跳闸,达到漏电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的目的。但是当用电设备为电动机时,则出现了困难,电机三相绕组不可能完全对称,存在零序电流,电动机起动时放大了该电流,很容易超过30mA或300mA限值(大修再供电系统漏电保护的整定值一般为30mA或300mA),在现场的调试过程中发现,对于较大容量的电动机回路,电机起动时会触发漏电保护动作,导致漏电保护频繁跳闸。
这对上述问题,目前的常规做法是调大漏电保护的整定值,以躲过电机的起动电流,使得整定值远远大于300mA,最大甚至达到3A,但是这种调大整定值的做法使得漏电保护的设置失去了保护人身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防止电机起动时漏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交流电源连接的电动机、漏电保护器和带有分励脱扣器的断路器,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上接有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与漏电保护器连接,所述带有分励脱扣器的断路器包括与漏电保护器连接的分励线圈和分别设置在三根相线上的三个断路器;所述三根相线上还分别接有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均与电机起动监视器连接;还包括与电机起动监视器连接的、用于控制分励线圈的供电回路接通或断开的闭锁机构。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所述闭锁机构为串联在分励线圈的供电回路中的一个可控开关,可控开关用于接收电机起动监视器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当电机起动监视器监测到第一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零序电流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三相电流同时从零开始增大、且零序电流达到闭锁设定值时,电机起动监视器向闭锁机构发送用于控制分励线圈的供电回路断开的控制指令;当电机起动监视器监测到零序电流小于恢复设定值时,电机起动监视器向闭锁机构发送用于控制分励线圈的供电回路接通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所述电机起动监视器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向闭锁机构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漏电保护装置,所述闭锁设定值小于漏电保护器的整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4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